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发病情况 2005年7月份,某县新建猪场(鸡场改建的),从外地四家购进长白猪、杜洛克品种猪70余头,体重大都在40~60kg,在一天多的运输途中即死亡2头。据随车兽医的剖检报告,认为有胸膜肺炎症状。这批猪运回后一月,一直不断有病猪发生,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控制不住,有的表现咳嗽、出气粗或有鼻噻音,经采取多种方法治疗,有的病猪虽已痊愈但陆续又有新的病猪发生,故进行会诊。  相似文献   
32.
鄂东南某规模化养猪场,存栏长×大二元母猪468头,杜洛克公猪16头。于2007年11月初发现有少数母猪躺卧时间长,不愿起立,喂饲料时采食正常。经仔细观察,发现母猪蹄部有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裂痕,触摸有疼痛感。兽医人员怀疑是口蹄疫的前兆症状。几天后,表现类似症状的母猪逐渐增多,发展到82头,还有4头杜洛克公猪也如此。  相似文献   
33.
34.
1.喂杂种一代猪。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  相似文献   
35.
36.
随着人们对瘦型猪肉的需求量增加。一些优良的瘦肉型猪如杜洛克、长白猪、皮特兰等已被广泛饲养,但良种必须良养才能充分发挥良种本身的生产潜力。生产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圈存优良品种的背后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优种将不能发挥其优势。这也直接影响到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种公猪精液保存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猪精液用同一配方的稀释液按相同稀释比例 (1∶1)稀释后 ,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和时间 ,观察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存 ,其保存时间精子活力的差异较为明显 ,笔者通过多年的反复试验观察 (汉普夏、巴克夏、杜洛克、大、中约克夏、长白 6个品种 ) ,协同输精员  相似文献   
38.
《饲料博览》2004,(5):49-49
当前市场上瘦肉型猪最受欢迎,其中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备受青睐。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具有代表性的是丹麦长白猪,现主要饲养在浙江省杭州市种猪试验场、余杭县和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长白猪全身白色,体躯呈流线型,耳向前平伸,背腰比其它猪都长,乳头7~8对。在我国较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母猪体重分别为85 kg和83 kg,成年公猪体重为246.2 kg,成年母猪为218.7 kg。长白猪引入我国后,一般公猪体重达130 kg左右、母猪体重达120 kg以上开始配种。产仔数初产平均为10.5头,经产11.2头左右。长白猪具有生长快,省…  相似文献   
39.
随着现代规模化商品猪场的迅猛壮大,两年间,年提供万头商品猪的猪场遍布大江南北,对美系杜洛克的引种成为风尚。这主要是依赖于美系杜洛克超凡的生长性能,优秀的瘦肉率,以及优质的肉质品质。美系杜洛克为养猪行业的贡献非同一般.但如何让美系杜洛克充分发挥它的遗传潜力,让历经百年选育的祖代优秀基因在它们和它们的子代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已成为许多引种场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本场是美国著名杜洛克冠军场Waldo农场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原种场,2008年初从美国引进首批种猪,到现在已繁育出第一代杜洛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饲喂频率对妊娠母猪背膘厚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挑选加系杜洛克经产母猪480头,配种时按照胎次(2~7胎)、背膘厚(11~22 mm)相近的原则随机将母猪分为T1组(每天饲喂1次)和T2组(每天饲喂2次),两组每天等量饲喂。T1组母猪220头,饲喂时间为8:00;T2组母猪260头,饲喂时间为8:00和15:00,每次饲喂量为总量的一半,定位栏饲养。[结果] ①饲喂频率不影响妊娠56 d、开配-妊娠56 d的背膘厚(妊娠56 d背膘厚-开配背膘厚)(P>0.05);T2组妊娠110 d(P=0.06)、妊娠56-110 d(P=0.09)背膘厚(妊娠110 d背膘厚-妊娠56 d背膘厚)有高于T1组的趋势。②饲喂频率对窝产总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均无显著(P>0.05)影响。③在三胎母猪中,T2组妊娠110 d(P=0.01)、妊娠56-110 d(P=0.04)背膘厚均显著高于T1组;五胎及以上母猪,T2组妊娠56-110 d(P=0.08)背膘厚有高于T1组的趋势。④饲喂频率不影响二胎母猪窝产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P>0.05),但二胎母猪中T2组活仔数有高于T1组的趋势(P=0.07)。[结论] 饲喂频率由每天两餐减少到每天一餐不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