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刘兴治 《新农业》2001,(8):17-17
南苹优系梨是以南果梨为母本、苹果梨为父本,1990年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通过十余年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近三四年的观察、测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2.
"云香"梨是1976年进行有性杂交、播种,经初选、复选和决选后而育成.1995~1999年在云南省海拔1820~2200m的地区进行区域试验,均表现为果实大,结果早,丰产,抗病力强,生长健壮,品质上等.2003年3月1日获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73.
一、选育经过用0873作母本,TR139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2011年10月通过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认定登记,命名为05C/18。二、产量表现1.产量鉴定及品系比较试验2004年进入鉴定圃,参试品系80个,对照为法瓦维特,产量位居第5位,折合产量5901.0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23.2%。2005年产量鉴定,参试品系92个,对照为法瓦维特,产量位居第7位,折合产量7000.35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10.98%。2006~2007年品系比较试验,参试品系10个,对照为法瓦维特,产量位居第1位,折合产量6831.0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19.2%。2.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74.
松粳1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松97—98为母本,东农V4为父本有性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进行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75.
锦花13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2006年以鲁花12号为母本、兰娜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锦花13号。特征特性:锦花13号生育期119天左右,是早熟直立旭日型小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76.
大豆有性杂交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性杂交是大豆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强的特点,也是我国育成品种最多的育种方法。经过多年的杂交研究工作,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杂交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平麦02-16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院等单位于2002年以引进的小麦新品种西农278作母本,以自己选育的品种平麦999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在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系谱法处理,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1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31。适宜在河南省丘陵旱肥地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78.
张冬30号是张掖市农科院以太原89为母本,高代品系yw243为父本有性杂交后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甘肃省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09。通过多年及多点试验示范,张冬30号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等市水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9.
詹海燕 《中国种业》2012,(12):65-66
锦花15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于2001年以高代品系S2为母本、以外引系051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2006年从其后代分离材料中系选而成。2012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合在全国适宜种植白沙的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中粒花生品种,生育期127d。株型直立,株高35.6cm,第1对侧枝长39.4cm,总分枝数7.0条,结果枝数6.0条。叶片椭圆形,叶色黄绿,连续开花,花桔黄色。荚果茧形,网纹浅,种仁桃圆形,种皮淡  相似文献   
80.
冬小麦新冬38号是新疆农四师农科所以(矮秆916×9133)F1与伊农16于2001年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2010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冬小麦北疆片区域试验及北疆片联合生产试验,代号为0138,2011年9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11007。1特征特性冬性,早熟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期266d;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越冬性好。株高78.9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较强。株型紧凑,叶片上挺,叶舌绿色,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