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65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127篇
  54篇
综合类   1036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173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秋生 《海鲜世界》2004,(5):32-32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侧线具有如同彩虹一般的棕红色纵纹而得名.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产量高而品质优良的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被列为高档鱼.虹鳟鱼生活水温2~25℃,最适水温为12~20℃,其适应性很广,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流水中饲养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产量很高.大面积的流水养殖实践证明,一般亩产成鱼30000~35000 kg,最高可达50000kg以上.因此,虹鳟鱼流水养殖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12.
从能量角度谈鲤鱼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地区进入10月、下旬水温10℃以下的低温期,鲤鱼的摄食就不活泼。当水温达到7℃时,鲤鱼就不再摄食,停止给饵。  相似文献   
13.
在金三角的长江下游地区,养鳖业之所以难以实现企业化,根本的原因是鳖的生长水温要求高(25~34℃),生长期短(80天左右),生产周期长(5~6年)和肉食性为主(蛋白质含量40%以上)。由养殖周期长,给养鳖业衍生了诸多问题:投入资金大,苗种在养成过程中的总成活率低,饲料系数高,资金周转慢,固定资产回收期长等弊端,因此,缩短养鳖生产周期是发展养鳖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以3.90—4.05g/只稚甲鱼为试验材料,饲养30天,水温23.08±4℃。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月增重率为69.82%,68.90%,分别比对照组高29.29%,27.59%;饲料系数为2.72,2.67,分别比对照组低0.61,0.66。  相似文献   
15.
“特高”多花黑麦草产草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宜鲜喂、调制干草、青贮,是饲养畜禽鱼的优质牧草。如何利用好“特高”多花黑麦草呢?  相似文献   
16.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后,水温上升。鱼类恢复摄食生长。做好春季的渔业管理,对全年养鱼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重点须抓以下“六早”。  相似文献   
17.
18.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开始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  相似文献   
19.
草鱼在长江流域一带天然江河中的繁殖季节通常最早在谷雨(四月下旬)前后,所获鱼苗俗称“菜花仔”。早期鱼苗无疑对养殖生产是有利的,它可以对增加当年的生长期,容易获得大规格的鱼种,甚至当年可育成“斤两鱼”。可是池养草鱼一般在四月间性腺发育尚不理想,加上此时寒暖流交锋天气变化无常,孵化水温不稳定,养殖单位的批量繁殖鱼苗还是安排在五月上旬以后。有些生产条件较好的鱼苗孵化场,采取暖棚或温室的办法,使越冬草亲鱼提早性成熟,达到早繁鱼苗的目的。此法诚然可行,但加大了越冬成本,不能充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作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尝试采用生理与生态相结合的办法,促使池养草鱼在外界自然水温下较常规生产提早一个月繁殖鱼苗的试验,实际工作证明有效,遂将1990~1991两年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小规格鱼种培育(1)池塘选择。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周年水温变化较小。若用半咸水或淡水养殖,应选择进排水方便、路线短、扬程低的地方建池。池底基本不漏水、渗水,筑堤建闸较容易。另外,要求交通、供电方便,池塘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同时不易受风暴或洪水的冲击。(2)池塘清整、消毒。在冬季或农闲时将池塘中水排干,挖出池底淤泥,然后自然暴晒。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生石灰每平方米用量为150 ̄200克,漂白粉用量为30 ̄40毫克/升,1周后蓄水放鱼,并施足基肥,以利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3)鱼种放养。鱼种在室内培育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