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07篇 |
免费 | 371篇 |
国内免费 | 8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3篇 |
农学 | 833篇 |
基础科学 | 98篇 |
444篇 | |
综合类 | 5233篇 |
农作物 | 608篇 |
水产渔业 | 1213篇 |
畜牧兽医 | 3647篇 |
园艺 | 1133篇 |
植物保护 | 3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262篇 |
2022年 | 354篇 |
2021年 | 375篇 |
2020年 | 279篇 |
2019年 | 320篇 |
2018年 | 181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325篇 |
2015年 | 366篇 |
2014年 | 608篇 |
2013年 | 590篇 |
2012年 | 924篇 |
2011年 | 877篇 |
2010年 | 752篇 |
2009年 | 839篇 |
2008年 | 943篇 |
2007年 | 824篇 |
2006年 | 639篇 |
2005年 | 561篇 |
2004年 | 370篇 |
2003年 | 306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290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209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67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54篇 |
1994年 | 170篇 |
1993年 | 228篇 |
1992年 | 165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65篇 |
1989年 | 144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57年 | 6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母体营养对胎儿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逐渐成为围产期生命营养科学研究的热点。妊娠期作为发育可塑性的关键窗口,甲基供体对胎儿发育的相关代谢基因起到修饰作用,表观遗传学可能涉及其中的分子机制。动物研究表明,母体营养供给不足或过剩都会限制胎儿的生长。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探讨了草食家畜妊娠期母胎的营养需求、激素在稳态调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妊娠期能量需求对妊娠健康的重要意义,概括了妊娠期草食动物营养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表观遗传相关技术在草食家畜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制定草食动物妊娠期最佳营养策略、提高胚胎质量、培养高质量后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生殖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能产生雄性生殖细胞及分泌生殖激素(雄激素、抑制激素,及少量的雌激素)。睾丸机能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在体液叶中,雄激素使睾丸的功能增强;抑制素和雌激素使其功能受到抑制。外源激素可达到同样甚至比本身激素更好的效果。因此,可利 相似文献
53.
54.
通过对“青六号”和“抗病二号”2个柞蚕品种幼虫体内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跟踪测定,得到了不同柞蚕品种不同时期的酶活力值。在柞蚕幼虫的各个龄中、眠中及将眠等不同生命时期的酶活力值不同,各龄期以龄初和龄末较高,1 ̄4龄期呈下降趋势,5龄期酶活力又升至最大值;在不同品种间和同一品种不同性别间的酶活力也不相同,“抗病二号”的酶活力高于“青六号”,雌蚕的酶活力高于雄蚕。研究结果揭示出SOD和CAT保护酶与柞蚕的发育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试验旨在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代谢机制。【方法】 选择1月龄断奶雄性关中奶山羊和24月龄体成熟的雄性关中奶山羊各6只,采集睾丸组织,使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对睾丸组织进行化学检测,通过多维和单维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不同代谢物进行化学检测、对比与鉴别,通过富集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关中奶山羊发育代谢中的潜在关键通路。【结果】 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组织中共筛选出33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显著上调137个,显著下调197个。对前36个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鉴定发现,分别为脂质和类脂质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未分类化合物和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四大类。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过程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与甘油磷脂呈最大正相关,羧基及其衍生物与甘油磷脂呈最大负相关。对不同的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出7条潜在的重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肿瘤中的胆碱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肿瘤中的中心碳代谢、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氨酰-tRNA生物组成以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结论】 本试验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了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机制,为今后哺乳动物睾丸的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中国畜牧杂志》2020,(3)
本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罗斯肉鸡胚胎发育的11~21 d及胚后个体发育至成熟的过程中小肠绒毛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第12天及以前的小肠绒毛呈蜿蜒纵行排列的黏膜褶,13~15 d呈沿小肠纵轴为W型排列的板状黏膜嵴,胚胎发育至15 d小肠绒毛的形态开始向指状结构转变,在18 d后发育成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的指状绒毛,小肠以指状绒毛形态一直持续到胚胎孵化出壳,出壳后的鸡雏小肠绒毛仍然保持指状;随着雏鸡不断发育,在7 d以后绒毛逐渐由指状向板状发育,至孵出后第24天左右鸡雏翅膀长出第一排初级飞羽时,小肠绒毛发育成完全的W板状结构。本实验通过研究鸡个体发育过程中小肠绒毛形态变化,为探讨其形态重演与鸟类食性演化及飞翔关系提供基础资料,孵出后鸡的发育早期小肠绒毛由指状转变成W板状这个全新的发现也为鸡的相关生理、营养等方面的生产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绒山羊流产的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发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1):61-61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者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两者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导致妊娠中断,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到足月。绒山羊的流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母体的生产性能和繁殖速度,而且给牧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以自然放牧为主的牧区山羊流产情况更为严重,引起绒山羊流产的病因较多,可分为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流产及其它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流产两大类。为了减少流产率,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经济收入,笔者通过“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角度出发,结合本镇的实际对此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防治措施,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营养是影响种猪体细胞、性器官、内分泌机能、胎儿发育等繁殖机能的重要因素。营养因素对种猪的初情期年龄、性发育速度、性欲等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