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不同发育阶段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变化及其昼夜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鱼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0d组的草鱼肝胰脏及前、中、后肠消化酶活力高于30d组和150d组的;肝胰脏及前、中、后肠蛋白酶活力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7:00(1:00)、17:00、1:00、1:00;淀粉酶活力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3:00、17:00(5:00)、21:00、21:00(5:00);脂肪酶活力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7:00、17:00、17:00、17:00(1:00)。因此认为,草鱼消化酶活力与草鱼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具有组织差异性,且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33.
井上蛀果斑螟昼夜行为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昼夜行为节律,在温度(25±1)℃、光周期L∥D=15h∥9h、RH 6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配、产卵、卵孵化及幼虫化蛹等行为节律。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配、产卵、孵化、化蛹行为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成虫的羽化主要发生在18:00-04:00,此时成虫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80%以上,其中以20:00-22:00羽化率最高;成虫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04:00-08:00,交配率超过75%,以06:00-08:00交配率最高;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20~60min,平均为42.12min;其产卵活动主要发生在02:00-10:00,该时段所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73.99%,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卵孵化主要发生在04:00-10:00和16:00-20:00两个时段,卵的孵化数量占孵化总数的82.86%,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幼虫化蛹主要发生在10:00-14:00和18:00-22:00两个时段,幼虫化蛹数占总化蛹数的72.83%,化蛹高峰为18:00-20:00。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的代谢生理状况,为其人工育苗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采用不同生态条件对岩扇贝幼贝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盐度、pH和体质量对岩扇贝幼贝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试验温度为6~22℃时,岩扇贝幼贝单位体质量的耗氧率、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回归分析,体质量(X)与耗氧率或排氨率(Y)均呈负相关幂指数关系,岩扇贝幼贝单位体质量的耗氧率、排氨率随体质量的增大而降低;岩扇贝幼贝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先随盐度(24~30)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3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盐度(30~36)的升高而降低;岩扇贝幼贝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先随pH(7.0~8.0)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8.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pH(8.0~9.0)的升高而降低;岩扇贝幼贝一昼夜的耗氧率及排氨率最高峰均在13:00,耗氧率和排氨率最低峰均在1:00。本研究结果可为岩扇贝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为了深入研究温度和光照等昼夜节律授时因子对家蚕滞育的调控机制,以常规诱导滞育发生的温度与光照条件处理胚胎发育后期蚕卵,调查家蚕胚胎生物钟信号环路主要基因Cry1、Cry2、Per和Tim的表达对授时因子振荡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光照能够上调Cry1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的表达,温度则可改变该基因表达的振荡周期相位;温度在改变Cry2基因振荡表达相位的同时,低温(15℃)还能上调该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后期的表达;温度升高可缩短Per基因表达的振荡周期;黑暗诱导Tim基因振荡表达,温度则能够改变Tim基因表达的振荡周期相位。结果提示:家蚕胚胎中可能存在与其他昆虫类似的以CRY1为光感受器因子的生物钟信号环路,Cry1、Cry2、Per和Tim是家蚕胚胎期能够响应昼夜节律授时因子光照和温度而诱导滞育发生的生物钟基因。  相似文献   
36.
昼夜节律调控拟南芥核黄素信号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昼夜节律钟对调控植物生理进程、环境响应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与此相似,核黄素信号途径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拟南芥叶片中,内源黄素含量(核黄素、FMN、FAD)在24 h周期内呈节律波动;RT-PCR分析表明,外源核黄素处理植株增强或抑制许多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在野生型植株24 h内的表达水平也受昼夜节律调控;此外,外源核黄素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该过程也受昼夜节律调控。因此得出结论:植物昼夜节律钟调控核黄素信号传导反应。  相似文献   
37.
38.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饵料密度1.0×104 cell/ml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滤水率的昼夜节律;在水温24℃±0.5℃、饵料密度3.0×104 cell/ml下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 mm)滤水率的昼夜节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分别于17:00、21:00、01:00、05:00、09:00和13:00测定.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相似.在白天滤水率较低,最低值出现在09:00~13:00,幼虫为0.002 6 ml/h · ind,稚贝为0.1231 ml/h·ind;在夜间有较高的滤水率,最大值出现在凌晨21:00~01:00,幼虫达0.025 8 ml/h·ind,稚贝达0.509 6 ml/h·ind.统计分析表明,栉孔扇贝稚贝和面盘幼虫的滤水率昼夜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9.
‘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 ’Purpurea’)为酢浆草科(Oxalidaceae)酢浆草属(Oxalis)多年生草本植物,除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外,也是研究植物感夜性运动的理想材料。为了筛选适合于研究‘紫叶’酢浆草感夜性运动的内参基因,根据白天和夜间状态下叶枕转录组测序结果,选取6个常用内参基因ACT、EF-1α、TUA、TUB、UBC和UBQ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紫叶’酢浆草的叶枕、叶柄、小叶和花4个部位白天和晚上的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RT-qPCR对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3个常用内参基因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UBC在3个软件和稳定性综合排名中均在第二,且与各个软件的第一稳定性相近,综合稳定性最高,是研究‘紫叶’酢浆草感夜性运动最适内参基因。同时也为其他‘紫叶’酢浆草基因表达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在鱼体重相对恒定时,用流水法测定了温度、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的影响;在温度相对恒定时,用静水法测定了体重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重2.0 g的幼鱼,耗氧率随水温升高而上升;10℃时,耗氧率最低,在26℃达到最高;在18℃以上,温度再升高,大菱鲆幼鱼将分配更多的能量用于呼吸代谢。体重2.0 g的大菱鲆幼鱼氨氮排泄率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在10℃时氨氮排泄率最低,26℃达到最高;大菱鲆幼鱼的氨氮排泄比较稳定,但在较高温度水平时大菱鲆幼鱼蛋白质代谢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