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72篇
  免费   2772篇
  国内免费   6720篇
林业   4158篇
农学   7615篇
基础科学   2262篇
  4458篇
综合类   36876篇
农作物   4827篇
水产渔业   7160篇
畜牧兽医   24060篇
园艺   5102篇
植物保护   2546篇
  2024年   849篇
  2023年   2692篇
  2022年   3064篇
  2021年   3075篇
  2020年   2725篇
  2019年   3362篇
  2018年   1702篇
  2017年   2682篇
  2016年   3322篇
  2015年   3307篇
  2014年   4053篇
  2013年   4180篇
  2012年   5696篇
  2011年   5886篇
  2010年   5568篇
  2009年   5636篇
  2008年   5799篇
  2007年   4921篇
  2006年   4239篇
  2005年   4055篇
  2004年   3491篇
  2003年   3034篇
  2002年   2319篇
  2001年   2159篇
  2000年   1638篇
  1999年   1359篇
  1998年   1082篇
  1997年   944篇
  1996年   874篇
  1995年   856篇
  1994年   795篇
  1993年   584篇
  1992年   605篇
  1991年   571篇
  1990年   448篇
  1989年   474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18篇
  1975年   29篇
  1973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树高曲线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结构调整、林木生长研究等方面的基础。以小陇山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关系进行分析;运用SPASS17.0进行模型估计,选择一元线性方程,指数方程,对数方程,二次多项式和幂函数对树高曲线进行拟合,初步筛选出拟合精度较好的一元线性方程和二次项方程,用ForStat2.2做方程适应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用残差平方和、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指标进行验证,最终确定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最适树高曲线为H=4.242+0.639D+0.004D2。  相似文献   
982.
无论行情怎样低迷,都要抓好生产,这是企业的本分工作。首先,要注重生物安全建设和改善,加强消毒和合理的生产流程规范,将外来病菌隔离在畜禽场以外,改变仅仅重视疫苗注射的做法,疫苗防疫永远是最后一道防线!其次要改善畜禽舍的隔热条件,让动物生活得更加舒适。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此外,要关注生产资料的性价比,而不是仅仅关注价格。生产资料的品牌溢价是比较弱的,很多情况下使用品牌畜牧生产资料较为划算。买种苗一定不能图便宜,要了解其厂家疾病净化程度,要广泛了解其产品在用户中的口碑,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要注意其产品的稳定性,也就是品牌。  相似文献   
983.
IBV-SD04(以下简称SD04株)为一株临床分离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该毒株的M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M基因长度为678 bp,编码225个氨基酸,与国内外主要的疫苗毒株和国内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6.6%~99.9%;通过DNAStar软件对M蛋白进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M蛋白的N端前98位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抗原性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通过在线软件TMHMM Server v.2.0对M蛋白进行跨膜区分析,结果显示SD04株M蛋白跨膜3次,跨膜区分别位于23 ~40、47~69和79~98肽段区;应用在线软件NetNGlyc 1.0和NetOGlyc 3.1对M蛋白进行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SD04株M蛋白无氧连糖基化位点,存在2个氮连糖基化位点.综合以上信息,SD04株可作为疫苗候选株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84.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呫吨酮并吡啶衍生物9-(2-吗啡啉乙酰胺基)-7H-吡啶并[4,3-c]呫吨-7-酮(XP-15)对BEL-74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和克隆实验观察XP-15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的XP-15能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P<0.05);对BEL-7402细胞克隆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XP-15作用后,BEL-74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结论:XP-15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986.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芥蓝为绿色,但在潮汕地区有一个地方品种——红脚菜薹,其植物茎部为红紫色,菜薹长出后,其颜色也是红紫色。本试验以红脚菜薹和中花菜薹为材料,探讨芥蓝菜薹的颜色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987.
【目的】叶面喷施钾肥可以快速、 高效地为葡萄补充钾营养,促进葡萄的高产和优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葡萄生产中。本实验通过对葡萄叶面喷施不同种类及浓度钾肥,测定葡萄叶片和果实等生理指标变化,以及钾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从生理和基因水平上评价这些钾肥的喷施效果,为葡萄生产中钾肥的施用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本实验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选择两个葡萄生长关键时期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对葡萄叶片喷施0.2%、 0.5%和0.8%三种浓度的K2SO4、 K2CO3、 K2SO4·2MgSO4和KCl。然后对葡萄叶片和新梢的生长率,坐果率,叶绿素含量,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等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个钾吸收相关基因VvHAK13、 VvKEA2、 VvSIRK和VvSORK的表达情况。【结果】叶面喷施4种钾肥后,葡萄叶片和新梢的生长率,坐果率,叶绿素含量,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钾肥种类不同,最适喷施浓度不同,同种钾肥在葡萄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最适喷施浓度也有所不同,四种钾肥在果实膨大期的最适喷施浓度普遍高于盛花期。四个钾吸收相关基因在喷施不同种类及浓度钾肥后也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总体来讲VvKEA2、 VvSIRK 、 VvSORK的表达上调,而VvHAK13的表达下调。果实膨大期,需喷施较高浓度的钾肥,钾吸收相关基因才表现出较强烈的响应,而在盛花期则只需喷施较低浓度的钾肥。综合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两方面结果,得出4种钾肥效果依次为K2SO4·2MgSO4>K2SO4>K2CO3>KCl。盛花期K2SO4和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2%; 果实膨大期K2SO4、 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8%。【结论】葡萄叶面喷施钾肥可以有效促进葡萄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四种钾肥的效果依此为: K2SO4·2MgSO4>K2SO4>K2CO3>KCl。盛花期K2SO4和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2%; 果实膨大期K2SO4、 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8%。适宜的喷施浓度可以有效提高钾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提高钾吸收利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88.
中华绒螯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弓蟹科、弓腿蟹亚科、绒螯蟹属,其又名河蟹、大闸蟹、毛蟹等,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也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水产品。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一、河蟹的习性河蟹喜欢栖居于石砾和水草丛中,或江河、湖泊滩涂洞穴里,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灵敏。河蟹为杂食性,喜食鱼、虾、螺、蚌、蚯蚓、浮萍、马来眼子菜、苦草等多种动植物性饵料,偏食动物性饵料。河  相似文献   
989.
带"冰"的蔬菜、黑色的大蒜、樱桃萝卜……这些听起来有些"潮"的新品种蔬菜,您敢尝试吗?多肉植物"走"上餐桌叶片上有一层晶莹剔透的"冰泡泡",吃到嘴里鲜嫩多汁、冰冰凉凉。近年来,这个特别的新菜品在江苏及浙江等地的酒店受到了食客的欢迎。据了解,这个表面带了"冰泡泡"的植物,学名冰菜,其实是一种碱性多肉植物,由于长相奇特、口感清爽、营养丰富,价格虽高但吃的人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