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328篇
农学   304篇
基础科学   33篇
  57篇
综合类   2295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571篇
畜牧兽医   327篇
园艺   720篇
植物保护   53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属鲈形目,鮨科,鳜种。俗称肉鳜、褐鳜、玉鳜、岩鳜等,其体近园桶形,修长,头部具暗黑色不规则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斑,体黄褐色及至灰褐色,腹部黄白,与全国广泛养殖的翘嘴鳜,大眼鳜为同一属,但有明显的区别(见下表)。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人工网箱养殖4年的斑鱾(Girella punctata Gray)亲鱼进行LHRH-A3激素催产,获得自然产卵的受精卵,于实验室中进行培育孵化,连续观察斑鱾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斑鱾受精卵呈圆形,卵径0.882±0.041 mm、卵黄直径0.807±0.036 mm,具1个圆形油球,油球径为0.266±0.023 mm。在孵化水温23±0.5℃、盐度33.8条件下历时28 h 2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初孵仔鱼全长1.574±0.109mm。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即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包括27个发育时期。实验旨在了解斑鱾的胚胎发育规律,为开展斑鱾的人工繁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3.
美国红鱼学名为眼斑拟石首鱼,俗名红鼓鱼、红鱼、黑斑红鲈,英文名red drum fish,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分布于南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水域,是美国和墨两哥的重要垂钓和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肠道消化酶、菌群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将135尾初始体重(0.79±0.01)g的眼斑双锯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复合益生菌有效活菌添加量为0%(对照组)、3%(L3组)和6%(L6组)的饲料,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能提升试验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其中L3组肠道蛋白酶显著提升(P<0.05);能显著降低试验鱼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能降低脂肪酶活性(P>0.05)。随着饲料中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开始增多,拟杆菌门丰度降低。饲料中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试验鱼肠道肌层厚度并显著增加试验鱼肠道绒毛高度(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3%复合益生菌可改善眼斑双锯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提高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75.
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总站汕头市中心站、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海胆增养殖场大力开发海水网箱养鱼新模式,积极开展《水下软体网箱养殖》试验项目,取得了显成效。16个试验网箱共539立方米水体,1年养成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鱼、花尾胡椒鲷、红鳍笛鲷、眼斑拟石首鱼等鱼类137吨,创产值115万元.可获利57万元,项目主要技术特点为国内首次显示,技术成果达广东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6.
宝石斑引种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洲宝石斑是鲈形目中 ,当今生栖于淡水水域的上品 (或珍品 ) ,是澳大利亚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于维多利亚淡水鱼类资源中刚刚开发的一个可以人工养殖尤其适合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优良品种。 2 0 0 1年 6月青岛现代农业开发中心 ,从澳大利亚引进了 5 (6 )cm的宝石斑苗种近 1 0万尾 ,在下属晟华种苗有限公司的设施渔业工厂 ,养殖至商品鱼。历时一年取得了引养的初步成功。试验证明 ,宝石斑可以作为当今适合我们国情的引进养殖品种首选之一。宝石斑在室内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户外池塘单养以及水库网箱养殖均获成功。毋庸置疑宝石斑是一个可以…  相似文献   
77.
1)生活史及习性。以雌成螨在树干翘皮下、粗皮裂缝内、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当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左右时,越冬雌成螨开始出蛰。4月中旬为出蛰盛期,5月中旬为末期。在地面越冬的成螨先在阔叶杂草或根蘖上繁殖,在树上越冬的或爬上树的雌成螨先在树冠内膛取食为害,产卵繁殖,以后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该螨繁殖,  相似文献   
78.
1 晚疫病 1.1 田间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薯栽入田间直接发病烂芽;病株出土传播病菌,叶尖易结水露部位先出现症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先颜色变深,在枝权部多发,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多在脐部或土中的朝上部位先发病。  相似文献   
79.
1症状 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壳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1)浆烂型烂果病。表现为枣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80.
温室黄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霜霉病1.1危害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嫩茎、卷须和花梗。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摆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cm,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从近地面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开始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由黄色变为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