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389篇
  17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388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笔者主要研究了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农机上的应用,先对目前应用的现状着手,之后分析了农机产品的问题所在,随之提出了解决电控制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82.
[目的/意义]目前中国畜牧业正处于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设施畜牧业领域技术研发的3个主要方向:笼舍技术、饲喂饮水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的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的方法对其发展趋势、技术分支、申请人、各阶段重点专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笼舍、饲喂饮水和环境控制技术发展同步经历了萌芽期、波动发展期、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当前申请量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技术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各研发单位之间技术布局差异性明显;近些年重点专利中的国内专利明显增多;笼舍技术方面装置研发均侧重于粪尿清除、垫板等技术;饲喂饮水技术方面饲喂技术的研究多于饮水技术,且均侧重于研发自动化设备;环境控制技术侧重于废弃物处理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和房舍清洁刷洗技术。  相似文献   
83.
在自然条件下,奶牛产雌雄后代比例接近1:1,而饲养奶牛主要的目的是产奶,所以每一位饲养者都希望母牛多产雌性牛犊,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
环保电控系列柴油机是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的新产品,该系类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升级,从而达到降低排放的目的。这些技术包括缩口燃烧室及运动副匹配技术,缩口燃烧室能够产生更大  相似文献   
85.
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在对1/4车辆模型性能仿真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以803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件的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经测试,在输入一定信号情况下,系统按设计规律工作。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能较好实现系统控制,控制方法有效,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以显著减小车辆振动及干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86.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面源污染业已成为国际上水环境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对于面源污染的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人工湿地、前置库、缓冲带、水陆交错带、水土保持和农业生态工程等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7.
猪场疫病控制新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多数养殖场户在开展疾病控制时,往往只采用药物控制和疫苗预防的方法,使用疫苗达到了数十种之多,殊不知,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虽然可以减少猪只对疾病的感染机会,但长期使用,会使机体本身产生耐药性.人长期食用这种猪肉,也会逐步引起自身抵抗力降低.旧的疾病尚未根除,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多呈并发或继发感染情况,且疫苗、兽药的费用对猪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针对此种情况,探讨摸索新的疫病控制技术,是各规模化猪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8.
桉树青枯病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桉树青枯病的病原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茄拉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al.],主要以生理小种1号、生化变种3菌系侵染为害。近10多年来由于桉树造林以无性系为主,在具备发病条件时,感病无性系的发病率可达30%~90%以上。由于茄拉氏菌生理小种1号为高温型菌系,在高温高湿和大风气候条件下易爆发成灾;桉树青枯病是单年流行病,有一定数量病原,气候因素有利于发病,桉树青枯病就大发生;易感病的树种1~3年生期间,青枯病可连年流行,随树龄增大病害流行逐渐缓慢,其中以1年生林发病率最高,4年生后基本不发病。桉树青枯病发生危害的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可以将桉树栽培区划分为高风险发生区、中风险发生区和低风险发生区。桉树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为带菌土壤、带菌苗木和农家肥。在桉树青枯病高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在沙土、壤土和粘土造林地均可严重发病,但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或以农家肥为基肥时,抗病品系也可严重发病;在中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主要在坡下低洼积水处发病,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以农家肥为基肥或以带病苗木造林的林地严重发病;在低风险发生区,感病品系主要在前作为易感农作物、以农家肥为基肥或以带病苗木造林的林地发生。目前,国内外对桉树青枯病仍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桉树青枯病发生与流行规律,提出桉树青枯病可持续控制策略:实行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减少病原菌初侵染源;采取科学营林技术,减少病原菌的种群数量,降低发病率;合理布局桉树品种(系),充分利用桉树良种资源;培育多类型抗病品种(系),以多品系混合造林减缓病原菌进化,形成专化型新菌系。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9.
孟兆明  张艳 《广西植保》2006,19(4):24-26
随我国实行“农产品准入制度”和启动“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人们安全消费意识越来越强,对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病虫害防治是绿色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综合利用新的生物浸液、农用抗菌素、生物制剂、合理调节蔬菜生长环境,而不使用化学农药等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此项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发展。1物理防治法1·1晒种、浸种消毒。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d,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温水浸种:茄、瓜、果类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  相似文献   
90.
微灌技术作为成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结合果园微灌系统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与之配套的控制系统,成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提档增效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高科技与高品质,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