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5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569篇
林业   762篇
农学   916篇
基础科学   235篇
  615篇
综合类   5524篇
农作物   572篇
水产渔业   444篇
畜牧兽医   2547篇
园艺   902篇
植物保护   35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783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兰花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据分析,每100克新鲜西兰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质3.5~4.5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西兰花中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钙、磷、铁、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特早熟与早熟荔枝果实挥发性成分特征及差异,为荔枝栽培、育种、加工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EM)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系统地分析了6个特早熟与早熟荔枝种质成熟果实的挥发性化合物,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比较了这两类种质挥发性组分的差异。【结果】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组分,10种为共有的化合物、34种为各种质的特有化合物,以单萜类、醇类、醛酮类、酯类及倍半萜为主要成分,其中特早熟种质的挥发性物质种类以醇类、醛酮类及酯类为主,早熟种质挥发性物质则以萜类(单萜及倍半萜)及醇类为主。运用OPLS-DA方法获得上述特早熟-早熟组间的差异代谢物39个,其中下调的化合物包括异戊醇、正辛醇、异戊醛、反-2-辛烯醛、乙酸乙酯、3-甲基-3-丁烯醇乙酸酯、乙酸苄酯、戊酸苄酯、苯甲酸异戊酯、α-筚澄茄油烯、α-古巴烯、异戊酸、十四烷,上调的化合物包括α-蒎烯、月桂烯、α-松油烯、邻伞花烃、(+)-柠檬烯、罗勒烯、(E)-Β-罗勒烯、γ-萜品烯、萜品油烯、别罗勒烯、对-薄荷-1,5,8-三烯、芳樟醇、β-香茅醇甲醚、对伞花烃-8-醇、蒎烯-10-醇、α-松油醇...  相似文献   
99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垂体前叶肽能神经支配的研究发现,在猴犬,大鼠和人等的垂体前叶有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免疫反应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994.
从花生壳中提取花生风味物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提取地花生壳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发现用乙醇提取的提取物中除含有较多酚类物质外,还含有较多花生风味物质,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可作为花生风味食品的添加,而且提取率可达16%,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化学工艺就是化工生产技术,是建立在化学的基础上的,根据化学的原理与规律,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措施,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即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利用化学工艺研制出任意一种自然界中有的物质,也能制出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如果被正确使用,它能促进科  相似文献   
996.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较单纯,无污染物质投入,且产量低.传统农业的前期污染较轻,肥料主要是有机肥,农药则以植物源和矿物质源农药为主,传统农业的中、后期以及现代农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废"的排放,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大量投入,农业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了使农业生产能够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树立"食品安全"的思想.属于这类农业的,英国称有机农业(食品),芬兰、瑞典等称生态农业(食品),德国称生物农业(食品),日本称自然农业(食品),中国称无公害农业(食品)或称绿色食品,这些都是从事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生产的新型农业.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和生产无污染、高营养、品质优的有机食品(即我国AA级绿色食品,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我国无公害苹果研究和生产的历史较短.但无公害果品的开发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分离并鉴定的1株高效短短芽孢杆菌,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能够对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葡萄球菌及黄曲霉等多种动物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本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和最徒抓坡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经验证优化后获得的抗菌物质的效价达到1 229μg/mL,较基础培养基效价提高了57.56%。  相似文献   
998.
旨在探索红缘天牛越冬幼虫的耐寒性。采用热电偶法和昆虫生理生化的主要研究方法,测定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含水率、脂肪含量、糖原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及质量浓度,并分析上述指标变化与幼虫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大小幼虫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幼虫经5℃1d处理后,过冷却点升高,冰点降低,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含水率由71.89%减至69.97%;血淋巴液中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占总量的百分比均有所提高;脂肪和糖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红缘天牛越冬幼虫具有较强的过冷却能力,通过调节血淋巴液中氨基酸质量浓度的变化抵御短时间低温环境变化,提高其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测定若干锦橙品种果皮的酚类物质成分及含量,比较分析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评价各锦橙品种果皮中酚类物质抑菌效果。【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各锦橙品种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检测类黄酮和酚酸成分,并与标准品色谱图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通过DPPH、FRAP、ABTS 3种方法比较分析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对霉菌的抑制率。【结果】锦橙品种果皮中总黄酮含量均高于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蓬安100号’锦橙(PA),总酚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涪陵锦橙’(FL)。各锦橙品种锦橙皮中检测到的酚类物质成分共有14种,其中10种类黄酮中主要成分是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川陈皮素和香叶木素,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蓬安100号’锦橙(PA),川陈皮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北碚447’锦橙(BB),香叶木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铜水72-1’锦橙(TS)。4种酚酸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且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涪陵锦橙’(FL)。用DPPH、FRAP、ABTS 3种方法测得各锦橙果皮酚类物质均具有抗氧化活性,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品种是‘蓬安100号’(PA)。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提取物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绿霉对不同浓度的提取物敏感性强于青霉。【结论】各锦橙品种中‘蓬安100号’(PA)锦橙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和抑霉菌效果最强,可为抗氧化和抑菌剂的研发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夏季水温适宜,既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因此要注意鱼塘的消毒和投喂饲料的质量,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夏季水温升高,其理化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即取一定量的药物放入木桶内,加水溶化,然后在池塘内选2—4个小区泼洒,紧接着投喂人工饲料,吸引吃食,从而防病;当发病率大于10%时,要全池泼洒药物,水体估量要准确,用药浓度要低于常用量,且24小时巡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