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21篇
  82篇
综合类   2291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1375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37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研究旨在探讨蛇源抗菌肽C-BF的抗菌活性及其与抗生素和人源抗菌肽LL-37的抑菌协同作用。试验检测蛇源抗菌肽C-BF和2种畜禽常用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棋盘法分析蛇源抗菌肽C-BF与抗生素、人源抗菌肽LL-37联合使用效果,计算出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 index)。结果表明:抗菌肽C-BF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抗菌肽C-BF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相加作用;与抗菌肽LL-37联合使用对大肠杆菌表现出协同效应。结果提示,蛇源抗菌肽C-BF具有成为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试验可为C-BF在畜禽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王磊 《猪业科学》2019,36(9):124-125
试验以KB纸片扩散法筛选对猪源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但同时对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小的中药提取物。结果表明,8种中药提取物对2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土茯苓皂甙对枯草芽胞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994.
为了开发木材变色防治用的天然环保产品,选用19种植物精油,依据精油的挥发速率及其对培养基中变色菌的抑菌效力,筛选综合性能较优的精油产品。结果表明,植物精油的挥发速率为7.9~550.8 g·m~(-2)·h~(-1),迷迭香和丝柏精油挥发较快,而雪松、肉桂和安息香精油挥发较慢。随着植物精油的体积分数由0.01%提高至0.05%,其对可可球二孢和串珠镰刀菌的平均抑菌效力分别由19%和21%增加至50%和59%,抑菌性能明显增强。以抑菌效力为变量的聚类分析表明,肉桂、丁香花、柠檬草和百里香4种植物精油对两种变色菌表现出较优的抑菌特性,其在体积分数0.05%条件下的抑菌效力达到100%。综合考虑抑菌效力和作用持久性,肉桂、丁香花和柠檬草精油是防治可可球二孢和串珠镰刀菌的较优品种。  相似文献   
995.
试验旨在开发绿原酸发酵液作为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将不同浓度甜叶菊绿原酸、杜仲绿原酸与布氏乳杆菌共同发酵培养,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根据布氏乳杆菌的OD600和活菌数,绘制布氏乳杆菌14 h的生长曲线和pH值变化曲线,筛选出绿原酸发酵液最佳协同发酵浓度和发酵时间。通过大肠杆菌感染试验,检测绿原酸发酵液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作用、含药血清抑菌效果、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确定临床最佳保护浓度。结果显示,1.0 mg/ml甜叶菊绿原酸和布氏乳杆菌协同发酵8 h的产物饲喂雏鸡,可有效降低雏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促进乳酸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的增殖,降低雏鸡大肠杆菌感染的死亡率,但含药血清没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说明甜叶菊绿原酸与布氏乳杆菌协同发酵可以促进雏鸡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96.
为建立3种动物专用抗菌药(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在鸡肠道沙门菌的流行病学临界值(ECOFFs),本研究选取2017年分离自广东省各地兽医站和养殖场的166株鸡肠道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3种动物专用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及NRI(normalized resistance interpretation)和ECOFFinder程序分析处理MIC数据,并最终确定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鸡肠道沙门菌的ECOFFs。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沙门菌的MIC范围分别为2~>512、4~>512和0.015~64 μg/mL;MIC50和MIC90分别为256和>512、16和>512、0.5和16 μg/mL。氟苯尼考和安普霉素的MIC值呈明显的单峰或双峰分布,且界限明显,而达氟沙星的MIC值出现了不连续多峰分布。综合3种分析方法,最终确定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的ECOFFs分别为16、16和0.125 μg/mL。本研究初步得到了3种药物在鸡肠道沙门菌的ECOFFs,为沙门菌耐药判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获得抑制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乳酸菌(LAB),本研究从新疆巴音布鲁克牧区鲜牛乳和哈萨克族乳制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培养LAB,通过传统的分离鉴定与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LAB种类,同时以临床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N2为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株的抑菌能力。通过测定生长曲线确定分离株的生长稳定期,进而利用硫酸铵沉淀法透析提取稳定期内分离株的细菌素,并检测其细菌素抑菌效价。结果显示:从样品中筛选获得5株能够抑制指示菌生长的LAB,分别为希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乳球菌亚种。生长规律曲线表明20 h^30 h为5株LAB的稳定期,此期培养液pH值维持在3.8~4.5。从培养20 h的5株LAB上清液中提取到了细菌素,经检测其具有抑菌活性,抑菌效价分别为457 IU/mL、1 023 IU/mL、676 IU/mL、1 862 IU/mL和1 023 IU/mL。本研究结果表明5株LAB通过在生长稳定期内维持较低酸性环境(pH<4.5),代谢产生细菌素对乳房炎源S. aureus发挥抑制生长作用。本研究为S. aureus性奶牛乳房炎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叶绿素铜钠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抑菌作用,测定菌丝生物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抑菌效果最佳的菌种进行温度、pH、紫外照射时间、氧化还原性稳定性试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药液浓度为20 mg·mL-1时,苹果腐烂菌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抑菌率均高达100%,光照条件下叶绿素铜钠供试药液EC50为7.405 mg·mL-1,黑暗条件下其EC50为6.959 mg·mL-1;菌丝干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药液浓度为10 mg·mL-1时,抑菌率高达100%;菌丝干重仅为5 mg。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抑菌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50℃~70℃,抑菌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酸性条件下抑菌率随酸度的增加而降低,碱性条件下抑菌率差异不显著(P>0.05);紫外照射和氧化还原剂对抑菌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叶绿素铜钠的抑菌效果和稳定性,为叶绿素铜钠作为新型农药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1000.
科技动态     
正基因突变导致禽源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为研究上海地区禽源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状况及其耐药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了209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84株,结肠弯曲菌125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错配PCR方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弯曲菌的23S rRNA基因突变情况。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