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13篇
  43篇
综合类   43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子宫复旧是指母畜分娩后其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状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奶牛子宫复旧的速度及程度是决定奶牛产后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排卵时间的早晚及胚胎能否附植都与子宫复旧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子宫复旧延迟,可影响奶牛产后发情、排卵及再次妊娠,所以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桫椤科2属6种叶表面角质膜纹饰、表皮毛、气孔器类型、气孔器大小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编制供试2属6种分类检索表。结果表明:2属6种叶表皮表面角质膜纹饰均为脊状,气孔器大小无显著差异,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表皮毛共有4种(囊状毛、片状毛、须状毛、盾状鳞),种间表皮毛差异较大,其中白桫椤表皮毛最丰富。黑桫椤副卫细胞有泡状突起,白桫椤副卫细胞有皱褶,其余4种副卫细胞表面均光滑无纹饰。笔筒树气孔器周围有绒毛层覆盖。黑桫椤、笔筒树气孔器表面有晶体。本研究结果表明2属6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多样性较为丰富,这些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尼氏真绥螨是多种害螨特别是叶螨的主要天敌,由于其个体小,尤其是刚毛和一些细微分类特征构造难以观察和判断,常常难以准确鉴定。本文报道了尼氏真绥螨雌螨和雄螨的体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并配绘了光学显微镜下的线条图,以供尼氏真绥螨鉴定及其性别区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小斑病致病真菌T、C与O三个生理小种孢子和菌丝的表面结构,发现在生理小种间,孢子、菌丝的大小,表面形态结构,产孢量等存在着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周发松  瞿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5):438-440,T001
对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成熟花粉以及对照品种8909和鄂啤2号的成熟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含有空秕状和圆形、饱满两类花粉;两对照品种的花粉为圆形、饱满类型。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株的圆形花粉与对照品种花粉一样,其萌发孔有明显突出的孔盖;而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的圆形花粉则无孔盖。因此,可认为萌发孔孔盖的有无是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与不育花粉的典型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6.
品质不同的稻米胚乳细胞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瞿波  徐运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10(4):404-408,T002
  相似文献   
17.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彗星实验,在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和DNA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毒理学机制。电镜分析结果表明BSM和Cd复合污染能够破坏水稻根尖的细胞结构,使表皮细胞破裂,核仁解体。对丰美占水稻进行彗星实验研究,并用CASP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DNA的迁移程度逐渐增加,也就意味着DNA的受损程度逐渐增加。当Cd浓度为10mg·L^-1时,0.1mg·L^-1的BSM会使OliveTM等参数降低,这说明0.1mg·L^-1的BSM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水稻叶片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大银鱼卵细胞粘丝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银鱼的第Ⅲ时相,第Ⅳ时相,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卵细胞粘丝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它们的粘性,并讨论了卵细胞粘丝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在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胁迫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分别含0、0.1、5、20、60mg/L OTC人工废水的活性污泥为对象,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研究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随不同废水OTC负荷及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动态变化特点,并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活性污泥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对照组(未添加OTC)比处理组(添加不同质量浓度OTC)的活性污泥具有更丰富的微生物相.仅在对照组中发现了丝状菌;短杆菌在处理组中的比例明显降低,球状菌表现出更强的OTC适应性.在运行至88 d时,对照组和OTC质量浓度≤20 mg/L的处理组中均出现较多体型较大的球状微生物.活性污泥中主要优势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但各菌属表现出不同的OTC抗性,在不同处理组间出现不同优势菌群,分别在其相应的废水处理中发挥着作用,从而使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效率逐渐恢复.这些结果说明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废水处理效率具有OTC质量浓度效应,OTC质量浓度越高,其受到的影响越大,同时,低浓度OTC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显著;但是,在长期OTC的选择作用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动态变化,出现了适应OTC的新菌群,为活性污泥废水处理效率的回升带来了转机.  相似文献   
20.
选择鸮形目鸱鹗科的长耳鹗,褐林鹗和雕鸮的尾羽中正羽和绒羽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记录正羽羽小枝的纤毛数量和腹齿情况,绒羽节状羽小枝的基节长度和其他节节长,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鸟类尾羽中正羽的羽小枝在纤毛的数量、着生方式及腹齿的情况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3种鸟类尾羽中绒羽的节状羽小枝基 节长度和其他节长度均具有极显著差异.通过尾羽的羽小枝特征差异可以比较鉴别这3种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