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5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53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42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F)代谢情况的方法,并通过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来间接反映恩诺沙星N-脱乙基酶的活性。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细胞中的药物,正己烷去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经测得该方法样品回收率均大于80.28%,日间变异系数小于5.54%。通过EF与大口黑鲈肝细胞进行孵育,发现EF在细胞中的消除方程为C=50e-0.0008t,消除半衰期(T1/2)为86.63 h,消除速率常数(K)为8×10-4/h。对孵育过程中的酶活研究发现最佳孵育时间为45 min,其酶活性为0.25μg/(min.mg),酶动力学参数中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29μg/(min.mg),米氏常数(Km)为22.37μg/mL,内在清除率(Clint)为0.01 mL/(min.mg)。结果表明,该酶与底物结合力不强,酶促反应强度较弱,EF在大口黑鲈肝细胞中的代谢较缓慢。  相似文献   
672.
凌海  缪天音  王元  向阳  胡鲲  房文红 《水产学报》2023,47(5):059414-059414
为探究水产养殖中恩诺沙星用药后在水环境中的归趋,本实验在模拟池塘水产养殖系统中,恩诺沙星以18 mg/kg剂量药饵投喂异育银鲫,每天2次、给药周期6 d,研究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规律,以及在水体和底泥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异育银鲫组织中恩诺沙星峰浓度(Cmax)依次为肠道>肾脏>肌肉>鳃>肝脏>血浆,分别为14.15、13.31、14.15、7.48、7.94 mg/kg和2.94 mg/L;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其峰浓度与恩诺沙星峰浓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10%、1.70%、6.28%、2.97%、2.90%和6.53%;组织中恩诺沙星清除率(CLz)顺序为血浆>肝脏>肠道>鳃>肌肉>肾脏。随着给药次数增多,水体中恩诺沙星残留浓度快速升高,在最后一次给药后6 h时达到峰值(5.23μg/L),随后开始下降,但水体中一直未检测到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底泥中恩诺沙星首先呈现上升趋势,在240 h达到峰值(796μg/kg),之后略有下降,480 h时降...  相似文献   
673.
草鱼肌肉中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多残留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草鱼肌肉的提取,浓缩、净化等环节进行了筛选,以甲磺酸达氟沙星作内标物,对流动相、检测器和检测波长等色谱条件进行了选择与优化,在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草鱼肌肉组织中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HPLC-FLD多残留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磷酸-乙腈作提取液,55℃真空旋转蒸发浓缩,正己烷脱脂净化,磷酸-乙腈作流动相,配合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在0.01~10 μg/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79.89%~99.45%,变异系数在7%以内,检测限均为0.006μg/g.为开展上述药物在草鱼中的残留检测以及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4.
建立了测定鸡、猪排泄物中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将猪粪和鸡粪尿混合物样品分别用甲醇氨水溶液和醋酸甲醇溶液浸提,猪尿用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流动相为乙腈-三乙胺磷酸溶液(0.02 mol/L),荧光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检测结果表明,排泄物样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含量的检测定量限,鸡粪尿混合物为0.010 μg/g,猪尿0.005 μg/mL,猪粪为0.020 μg/g.外标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鸡粪尿混合物中恩诺沙星为0.010~100.000 μg/g、环丙沙星为0.010~50.000 μg/g,猪尿和猪粪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500 μg/mL和0.020~1.000 μg/g.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回收率分别大于75%和88%.HPLC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性较微生物检测法高.  相似文献   
675.
鸡慢性呼吸道病药物疗效比较王志强孙平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畜牧兽医站315200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败血支原体(MG)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上呼吸道及邻近窦粘膜的炎症和呼吸道罗音为特征。单纯性CRD呈缓慢经过,死亡率也不高,但常继...  相似文献   
676.
潘浩  王荻  卢彤岩 《水产学报》2017,41(12):1878-1887
环境因素会对药物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产生不同的影响,为研究温度和水流速度对药物在虹鳟体内药物代谢的影响,以虹鳟为实验对象,设置3个温度(5、10、15°C)和流速(8、16、24 cm/s),水温由自动循环水族缸的控温系统调控,流速由鱼类生态测量仪调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组织中恩诺沙星含量。结果发现,在5、10、15°C时,血浆T_(max)分别是8.67、4.78、2.39 h;T_(1/2α)分别是0.86、0.80、0.77 h;T_(1/2β)分别是49.18、45.81、38.35 h;AUC分别是140.49、130.40、112.78μg/(L·h)。实验温度下,表现为温度升高会加快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即吸收分布速率增大,达峰时间缩短。在8、16、24 m/s 3个实验流速下,血浆T_(max)分别是8.57、6.03、4.04 h;T_(1/2α)分别是5.47、2.16、0.27 h;T_(1/2β)分别是26.54、6.93、2.13 h;T_(1/2ka)分别是7.68、5.00、2.01 h。实验流速下,表现为流速增大会加快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即吸收分布速率增大,达峰时间缩短。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及水流速度的增加会加速恩诺沙星在虹鳟体内的吸收与分布。  相似文献   
677.
恩诺沙星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恩诺沙星是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目前国内对恩诺沙星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风险评估尚属空白,文章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等方面综述恩诺沙星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风险评估.恩诺沙星对试验动物表现为低毒性,人类每日安全摄取量为120 μg/d.  相似文献   
678.
建立了鱼籽酱中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及酸化乙腈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残渣用2 mL流动相溶解,正己烷脱脂净化,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0.02 mol · L -1草酸(14∶86)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检测。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检出限分别为1、0.5μg · kg -1,在添加量5~120μg · kg -1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说明该方法灵敏、准确,满足常规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79.
恩诺沙星在日本鳗鲡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日本鳗鲡肌肉、血清、肠、鳃和肝脏组织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残留。方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86%和2.53%,标准添加回收率为(95±6)%;最低测量限为1.0μg/kg。用现场试验方法研究恩诺沙星在鳗鱼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对约50 g鳗鱼按9 mg/kg鱼体重每天给药2次,连续投喂7 d。给药期间鳗鱼体内的药物含量呈锯齿状上升,停药60 d后鳗鱼肠、鳃和肝脏组织中药物即下降至1~5μg/kg。肌肉和血清中药物残留到90 d,分别消除至3μg/kg和4μg/kg。所测组织的药物残留至停药120 d后降到检测限以下。故鳗鱼的停药期不应低于120 d。  相似文献   
680.
人工诱导猪链球菌氟喹诺酮耐药株的靶位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株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敏感的猪链球菌2型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分别诱导了其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的菌株,按CLSI推荐方法测定了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对亲本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的MIC,测定了亲本株和诱导耐药株的生长曲线,并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了诱导耐药株的DNA回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和氨基酸序列变化.结果表明:浓度递增法成功诱导了猪链球菌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性,其MIC分别由05 mg·L-1上升至128 mg·L-1;与敏感株比较,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诱导的耐药菌在gyrA和gyrB,或parC和parE耐药决定区的氨基酸序列有突变,除了已报道的与氟喹诺酮耐药相关的ParC的Ser79Phe,GyrA的Ser81Arg,GyrB的Asp315Asn、Ser285Leu和Glu354Lys及ParE的Pro278Ser点突变外,在诱导菌中还出现了一些不曾报道的突变位点和氨基酸缺失,如GyrA的Gln118His和ParE的Asn297Tyr突变,GyrB的288~291位和ParC的62位氨基酸缺失.结果提示:逐步增加药物浓度可以诱导猪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并导致主要靶位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