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81篇
水产渔业   568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31.
为探讨低盐环境对西杂鲟幼鱼(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盐度组(0‰、4‰、8‰),驯化15 d后,分析盐度对西杂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鳃、肾、肠Na+-K+-ATP酶活性、激素水平及免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Na+和肾、肠Na+-K+-ATP酶活均无显著影响,但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鳃Na+-K+-ATP酶活和血清Cl-的影响呈“U”型变化,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表达趋势;(2)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和皮质醇水平后,随着盐度的升高,两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3)利用qRT-PCR测定免疫和生长发育相关基...  相似文献   
832.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  相似文献   
833.
为探讨苦瓜皂苷对饲喂高糖饲料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幼鱼的生长、消化及肝脏健康的影响,随机选取450尾体质量(6.43±0.02)g的松浦镜鲤幼鱼饲养在室内500 L控温循环水族箱中,分别投喂蛋白30%、脂肪6%而含糖不同的6种饲料:含糖10%的饲料(对照组LC)和含30%饲料(高糖组HC)及含30%糖的高糖中添加100 mg/kg(MCS1)、400 mg/kg(MCS2)、1 600 mg/kg(MCS3)及6 400 mg/kg(MCS4)]苦瓜皂苷的饲料,在水温28℃~32℃下饲养8周。结果表明,MCS3组松浦镜鲤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摄食率显著高于HC组(P<0.05),且MCS3组的终末体质量和摄食率显著高于LC组(P<0.05)。MCS3组松浦镜鲤的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HC组和MCS4组(P<0.05),而其脂肪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HC组(P<0.05)。MCS3组肝脏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表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  相似文献   
834.
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是浙江沿岸海域常见的中上层小型鱼类。本研究根据 2019 年 4—6 月科学观察员对日本鳀幼鱼专项特许捕捞活动记录的渔获数据与采集的环境数据, 分析了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资源密度的分布特征, 并通过广义相加模型(GAM)研究了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的资源密度具有较明显的月份变化, 5 月最高, 4 月最低; 影响其资源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纬度、0.5 m 水深的盐度、0.5 m 水深的叶绿素、溶解氧; 纬度、0.5 m 水深盐度、0.5 m 水深溶解氧与日本鳀幼鱼的资源密度之间呈现多波峰的非线性关系, 0.5 m 水深的叶绿素与日本鳀幼鱼的资源密度之间呈现正相关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浙江沿岸日本鳀专项特许捕捞时间、空间管理和减少副渔获物提供依据, 也可以结合日本鳀成鱼研究为其资源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5.
为探讨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GSPI)替代鱼粉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幼鱼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用GSPI替代0%(GSPI 0,对照组)、20%(GSPI 20)、40%(GSPI 40)、60%(GSPI 60)、80%(GSPI 80)和100%(GSPI10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35.77%、粗脂肪6.07%)的饲料,分别饲喂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体重为(13.44±0.27) g的幼鲤,进行8周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对比GSPI 0组, GSPI 60、GSPI 80和GSPI 100组幼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血清中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含量均显著降低,而GSPI 40组幼鲤的饲料系数(FCR)显著增加(P<0.05)。随着GSPI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幼鲤的成活率(SR)、后肠的淀粉酶活性、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 (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 (GLUT2)基因表达量、肝的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酶(G6PD)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  相似文献   
836.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 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 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 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 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 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相似文献   
837.
采用单因子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茜素红S(ARS)对准噶尔雅罗鱼幼鱼的毒性效应,旨在科学跟踪和监测增殖放流标记的准噶尔雅罗鱼,以期为ARS标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在水温17℃~23℃条件下,准噶尔雅罗鱼幼鱼体重为(5.21±0.34)g,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黏液腺分泌不断增多、眼球损伤、鳃丝发暗甚至粘连有红色絮状物、肠道充血出血、肝脏功能损伤、胆囊出血肿胀以至发紫发黑等。ARS对准噶尔雅罗鱼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77.2 mg/L、336.7 mg/L、306.2 mg/L、291.7 mg/L,安全浓度为80.5 mg/L。ARS浓度为200 mg/L时,96 h成活率为100%;ARS浓度为450 mg/L时,48 h全部死亡。随着浓度的增加,ARS对准噶尔雅罗鱼幼鱼的毒性也增加,呈正相关性。ARS浓度分别在250 mg/L、300 mg/L、350 mg/L时,中毒后存活的幼鱼经继续养殖30 d,平均摄食率为60.60%,平均成活率为59.91%,97尾幼鱼机体基本恢复活力,能够正常摄食生长。综上,ARS对准噶尔雅...  相似文献   
838.
集群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大约有一半的鱼类一生中有部分或全部生活在鱼群中,为研究群体大小对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幼鱼集群行为的影响,选取了鳙幼鱼,利用Lolitrack软件比较不同尾数实验鱼群体的自发游泳速度以及空间分布的差异。研究发现:鳙幼鱼的自发游泳速度多分布在0~6 cm/s,1、2、4、8不同尾数实验鱼群体的平均速度无显著差异。各实验组的同步性都较高,且随着群体规模的上升有显著下降趋势,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点鱼与群体中其它实验鱼的最近邻距离(NND)和平均邻距离大多分布在2~8 cm和4~14 cm,2尾鱼的NND显著大于4尾和8尾(P<0.05)。群体大小为2尾和4尾实验组的排列极性为83%、88%,显著高于8尾实验组68%(P<0.05)。研究结果表明,鳙幼鱼具有明显的集群性特征,群体的大小对鳙幼鱼自发游泳速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同步性、NND以及排列极性(即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本次研究探讨了群体大小对鳙鱼集群参数的影响,对经济鱼类的生态养殖和渔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39.
以酵母硒(总硒含量2 000 mg/kg)的形式分别向基础饲料(硒含量0.78 mg/kg)中添加0、2、4、6 mg/kg(饲料中硒总含量为0.78、2.42、4.26和6.73 mg/kg)的硒,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5.89±0.74) g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360尾体质健康的史氏鲟幼鱼,随机分配至12个养殖缸(30尾/缸),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幼鱼肌肉硒含量、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饲料转化率(FCR)、内脏比(VSI)、肝重比(HIS)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肥满度(CF)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6.73 mg/kg添加组的史氏鲟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升高,肌肉蒸煮损失、冻融损失和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2)对史氏鲟幼鱼投喂添加2.42~6.73 mg/kg的酵母硒饲料,其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3)添加6.73 mg/kg的硒显著提升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表明,饲料...  相似文献   
840.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APS)和茯苓多糖(WCP)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50尾10月龄长江鲟幼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PS0.1组(按体重添加黄芪多糖0.1 g/kg)、APS0.2组(按体重添加黄芪多糖0.2 g/kg)、WCP0.1组(按体重添加茯苓多糖0.1 g/kg)和WCP0.2组(按体重添加茯苓多糖0.2 g/kg),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各组在基础日粮中按照鱼体重量添加不同含量的黄芪多糖和茯苓多糖,用水稀释成糊状,每天灌服1次,连续投喂20 d。试验第20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5尾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补体3(C3)、补体4(C4)、碱性磷酸酶(AKP)、γ干扰素(IFN-γ)、溶菌酶(LZM)、抗菌肽(TP)]、抗应激指标[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褪黑素(MT)]、肠道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