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7篇
  47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连续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林分降雨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的降雨分配是重要的水文过程和生态功能。基于连续降雨条件下,采用雨量筒收集法,实地观测了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群落——辽东栎次生林和刺槐人工林的树干流和穿透雨。结果表明:连续降雨条件下,两典型森林群落穿透雨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辽东栎林分穿透雨占降雨量的86%,刺槐林分穿透雨占降雨量的89%;辽东栎单株树干流与胸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辽东栎林分树干流和刺槐林分树干流与降雨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两林分树干流分别占降雨量的14%和6%,辽东栎林树干流和穿透雨之和与降雨量相等,表明该林分在连续降雨条件下,该林分树冠截流等于0;刺槐树干流和穿透雨之和与降雨量相比,相差5%,这可能与该林分灌木层的二次分配有关。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渭河治理后中下游鱼类资源状况,于2016年5月调查了渭河陕西段鱼类组成现状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鱼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全河段共采集鱼类样本23种,隶属于3目8科,其中以鲤科鱼类占主导,共有13种,占总种类数56.51%。151尾渔获物统计分析显示,该河段小型鱼类较多,小型化现象明显,优势种为白鲦、鲫以及麦穗鱼。鱼类组成和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断面鱼类群落结构存在空间差异,入黄口的潼关断面物种丰富,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结构稳定。与历史资料相比,渭河干流中下游鱼类物种数减少,群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河道改造、偷捕和滥放生等是影响鱼类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长江干流重庆木洞江段长鳍吻的渔获物中1~3龄个体占绝大多数.新年轮形成时间在3-6月.体长与鳞径成直线相关,体长与体重成指数相关,体长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3.29,拐点年龄前体重随年龄增加而增速增长,拐点年龄后则减速增长;1~4龄为长鳍吻鮈快速生长期.秋季丰满度和脂肪系数均高于冬季.繁殖群体主要为1~4龄,绝对繁殖力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相对繁殖力随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减少.生态策略趋向于r-选择,长江干流的长鳍吻鮈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74.
湟水干流青海段泥沙危害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近年来,湟水干流泥沙危害愈来愈严重,直接危及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分析了湟水干流泥沙淤积的危害及其成因,认为该段湟水两岸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其根源,上游来水量和大洪水出现次数减少加剧了干流淤积,人为经济活动也是加剧干流泥沙淤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韩春鲜  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44-4747,4787
人口-耕地系统是人地关系系统的关键字系统之一,塔河干流人口-耕地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干流区及上中下游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口-耕地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下游尉犁县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比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中游耕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76.
2013年4月1日上午,湖南省湘江干流禁渔暨放鱼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长沙橘子洲举行。在橘子洲码头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共放流鱼苗鱼种500万尾,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胭脂鱼5万尾、背瘤丽蚌10万只。在湘江干流组织开展鱼类放流和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加强湘江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自2002年起,湖南省相继在洞庭湖和长江、珠江流域  相似文献   
77.
该文利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5个主要指标,对榕江干流2014—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其主要污染情况并给出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8.
从武胜县的资源禀赋优势、外部条件优势出发,探讨了其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给沿嘉陵江其他区县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整个嘉陵江干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对黄河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黄河两岸是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输入黄河干流,加快了河道淤积,加剧了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悬河的扩展,危及到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河床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十大孔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带来的危害巨大,影响范围广泛,全面开展减沙治沙和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治本之策。根据“十大孔兑”的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将项目区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平原区3个不同类型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0.
南汀河流域干流河谷区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汀河是一条流往缅甸的重要国际河流,干流河谷区土地总面积2 411.84 km2,水土流失面积815.97 km2,平均年土壤侵蚀量约267.31万t,水土流失导致可耕地资源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下游缅甸国造成了影响。到2009年,南汀河干流河谷区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4.37km2,占南汀河干流河谷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3.55%提高到38.70%,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