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12篇 |
13篇 | |
综合类 | 61篇 |
农作物 | 11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49篇 |
园艺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和鸡鸭嵌合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 12~ 17期鸡胚血液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迁移数量变化规律 ,将其在液氮中冷冻保存。并以Fi coll密度梯度离心、MiniMACS磁气分离、滤膜 3种方法对PGCs进行分离 ,结果发现 ,12~ 17期血液中均有PGCs存在 ,13期达到高峰 (4 7 1± 10 5 )个·μL-1,在血液中比例为 0 0 12 6 %。冷冻保存 3个月后解冻成活率达 80 %以上。3种分离方法所得的分离效果分别为 95 7%、39 2 %、6 3 0 % ;纯度为 2 7 5 %、8 4%、3 1%。将分离的原始生殖细胞以微注射法转移至 14~ 15期麻鸭胚胎中制备了鸡鸭种间嵌合体 ,获得 8只雏鸭 (8/ 110 )。以鸡W特异性DNA探针原位杂交法在早期鸭胚性腺中检测到鸡原始生殖细胞 ,嵌合率达 84 2 % (16 / 19)。表明鸡原始生殖细胞能够迁移定居到鸭胚性腺中 ,并有可能增殖分化成有功能的配子 相似文献
62.
63.
金冠苹果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然授粉的‘金冠’苹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技术和嵌合体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将完整胚在0.5%秋水仙素+1%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暗处理48 h,然后接种在MS+TDZ 1.0 mg·L-1+IB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的再生培养基中,变异率高达10.6%。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试管苗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增大,叶形指数趋小化,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增大。经压片法鉴定茎尖染色体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表明多数变异植株为同质四倍体。利用叶片离体再生器官技术,从诱导获得的嵌合体植株中分离出同质突变体。 相似文献
64.
坛紫菜品系间杂交分离色素突变体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野生选育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母本,诱变选育全棕红的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从杂交子代大量叶片中,筛选出1株褐黄色素突变体、1株翠绿色与野生色相嵌的嵌合体和1株褐绿色与野生色相嵌的嵌合体。通过酶法分离突变体的营养细胞,单性生殖获得丝状体;分别使丝状体成熟并放散壳孢子,然后单株培养和筛选获得褐黄、翠绿和褐绿色子代叶状体。实验进行50 d。结果:(1)褐黄色突变体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低;孢子囊枝的细胞较小,且大量形成时间比亲本晚15 d;幼苗培养初期日平均生长量仅为(1.22±0.28)cm,当叶片长到60 cm左右时生长优势逐步凸显,日平均生长量可达(7.50±1.18)cm;(2)翠绿色丝状体容易成熟,发育方式特殊,营养藻丝不经过藻丝加粗阶段,直接由球形细胞发育成孢子囊枝和壳孢子囊;翠绿色叶状体藻红蛋白含量低,仅有(5.513 0±1.049 6)mg/g(干品);叶状体生长快速,60 cm长的藻体日平均生长量高达(11.95±2.33)cm;(3)褐绿色突变体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这3种色素蛋白和叶绿素的含量均较低;藻丝细胞短且细,叶状体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5.
66.
67.
跨膜糖蛋白恒定链在抗原递呈细胞内主要参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与抗原肽复合物的装配,其关键活性基团(Ii-Key)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Ii-Key携带异种病毒抗原表位能否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本试验首先构建Ii-Key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肽表位(aa197-209)和新城疫病毒HN肽表位(aa345-353)的嵌合体,并将嵌合体基因插入pET-32α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诱导表达,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免疫SPF级BALB/c小鼠,分别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记试验检测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和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与VP2/HN串联表位对照组相比较,Ii-Key/VP2/HN嵌合体疫苗处理组抗体效价平均提高了13.7倍。通过将嵌合体基因导入pmCherry-C1真核表达载体与pEGFP-N1-MHCⅡα共转染293T细胞,结果表明Ii-Key/VP2/HN嵌合体与VP2/HN和空载体蛋白在细胞内均呈现弥散状,与MHCⅡ类分子共定位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Ii-Key能够携带异种病毒串联抗原表位有效增强免疫应答,其增强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坛紫菜减数分裂位置的杂交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坛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杂交试验,通过观察F1叶状体中是否出现颜色分离和颜色嵌合体来证明坛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确切位置。以红色型人工色素突变体(SPY1和R10)作为母本,其特征:叶状体呈红色或桔红色,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刺;以野生型(wt)作为父本,其特征:叶状体呈棕绿色,藻体厚而富有弹性,有丰富的边缘刺。在杂交组SPY1(♀)×wt(♂)和R10(♀)×wt(♂))的F1叶状体中,均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新颜色,它们分别为红色(R,母本色),野生色(W,父本色),浅红色(R′,比R色稍浅)和似野生色(W′,比野生色稍红)。4种颜色在F1叶状体上,出现了分离并形成了呈直线型排列的不同色块,从而产生了大量由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单个嵌合体上的色块数最多为4块。在颜色嵌合体中,R和R′2种色块的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小刺,而W和W′2种色块的藻体厚而弹性好,富有边缘刺。在F1叶状体中,颜色嵌合体占95.2%~96.7%,单色叶状体只占3.3%~4.8%。上述结果说明,坛紫菜杂合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其萌发时进行的最初两次细胞分裂是减数分裂,它所产生的4个子细胞继续分裂,最终发育成含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2种新颜色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和重组所产生的。本文使用的两个色素突变体,除含2个或2个以上的颜色变异基因外,还含有分别与藻体厚薄和边缘刺出现相关的变异基因,并且它们与颜色变异基因是连锁的。F1颜色嵌合体中的重组色块在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生长速度和成熟早晚等方面均表现出比亲本色块更好的特性,暗示利用色素突变体杂交方法有可能培育出坛紫菜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建立3种毛色貉生物学特性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褐色乌苏里貉、野生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为研究对象,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3种毛色乌苏里貉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比较。[结果]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6的细胞频率分别为86%和83%,表明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种群体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吉林白貉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6的细胞频率为70%,低于其他2种貉。[结论]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的染色体众数相同,均为56;吉林白貉的染色体众数为56或57,其染色体数目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培育了2个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一个来源于芜菁与甘蓝间的离体嵌合体,另一个来源于甘蓝与萝卜间的原生质体融合。这些胞质雄性不育系载有Ogura型线粒体基因orf13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