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41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27篇
  17篇
综合类   78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468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山楂、板栗和红小豆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山楂栗子羊羹加工配方.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值为响应值,研究了白砂糖、琼脂、山楂泥和栗子酱添加量4个因素对山楂栗子羊羹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原料配方为:白砂糖166 g,琼脂9.5 g,山楂泥106 g,栗子酱133 g,红豆沙150 g.在该配方下得到的山楂栗子羊羹感官评分为89,与模型预测值89.597 6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2.
采用基于环境相对湿度可控的微波干燥系统,探究相对湿度对山楂微波干燥过程的影响。在物料干燥温度60℃的条件下,研究恒定湿度(相对湿度5%、30%、50%、70%)和阶段变湿[CRP(恒速阶段)、FRP(降速阶段)分别保持相对湿度5%、30%、50%]共10种方案下山楂的干燥特性;利用Weibull函数进行干燥动力学分析并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基于复水性、色差、V_C含量和感官品质,评估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品质。结果表明:恒定湿度条件及阶段变湿条件下,干燥时间均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缩短,其中,相对湿度5%条件下干燥时间比相对湿度70%条件下缩短了51.62%;FRP阶段降湿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Weibull函数可很好地拟合山楂干燥过程,D_(eff)随相对湿度的下降而增大,验证了降低相对湿度可增强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速率,其中FRP阶段降湿对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提升更为明显。恒定相对湿度30%和阶段变湿(恒速阶段相对湿度50%、降速阶段相对湿度30%)条件下干制品色差、V_C含量和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同一地点2株同龄母树连续2年采种,测定种子千粒重并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不同母树之间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差异较大;同一母树不同年份种子千粒重也存在差异。用不同的pH值土壤进行容器播种育苗,通过对幼苗生长状况的观察,初步得出:幼苗生长发育适合在pH值为6.82左右的土壤上,而在pH值为6.02的土壤上则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4.
<正>近年来,我县在果品基地建设中栽植了大面积果树,随着面积的增加,病虫害的侵袭逐渐增多,尤其在苹果、梨、山楂等果树中发生的锈病日趋严重并有迅速蔓延之势,而很多果农因对锈病缺乏认识,防治不到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发病规律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形成黄色冬孢子角越冬。春季遇雨水后冬孢子角胶化产生大量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可扩散侵染5 km以内的果园。在果树的叶片或  相似文献   
75.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海棠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根据RAPD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14份苹果材料分为5类,8份山楂材料分为4类,山楂海棠的亲缘关系位于山楂和苹果之间,但与苹果较近,认为山楂海棠可能是苹果和山楂的属间杂交种。  相似文献   
76.
绞股蓝、决明子、大枣、山楂复合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绞股蓝、决明子、大枣、山楂为主要原料,配以柠檬酸、蜂蜜、蔗糖、稳定剂等辅料,经科学加工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保健饮料。就绞股蓝、决明子、大枣、山楂复合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D4B2E4C4A2,即澄清的绞股蓝、决明子、大枣、山楂混合汁用量为35%,蔗糖8%,蜂蜜2.8%,柠檬酸钾0.2%,柠檬酸0.4%,水53.6%(上述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通过小试还确定出产品最适稳定剂配方为A2B1C2,即羧甲基纤维素钠0.20%,黄原胶0.01%,果胶0.15%,混合使用时稳定效果最好。此外还简述了绞股蓝、决明子、大枣、山楂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为绞股蓝、决明子、大枣、山楂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应用和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掌握大果山楂(Malus doumeri)幼苗生长节律,以9个大果山楂优株幼苗为材料,对其苗高、地径进行观测,评定其幼苗质量,对幼苗生长期进行划分,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幼苗生长曲线。结果表明,5和8号幼苗苗高、地径较优。Logistic模型对大果山楂苗高和地径的拟合度分别为0.995、0.987;苗高生长拐点为9.84月龄,拐点生长量为65.25 cm;地径生长拐点为7.94月龄,拐点生长量为4.19 mm;拟合效果显著。根据实际调查及拟合结果,将大果山楂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苗高生长前期(10月15日—次年4月15日)、速生期(4月15日—8月15日)和生长后期(8月15日—10月15日)及地径生长前期(10月15日—次年2月15日)、速生期(2月15日—6月15日)和生长后期(6月15日—10月15日)。  相似文献   
78.
为有效防治山楂梨小食心虫,选用20%氰戊马拉松乳油(A1)、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A2)和10%阿维除虫脲乳油(A3)3种有代表性的农药,分别配以3种剂量即400倍液(B1)、800倍液(B2)和1 200倍液(B3),进行药剂喷施试验,以清水处理(B4)为对照,以好果率、好果产量、收入和净增纯收益4个农艺、经济指标为评价因素,对药剂防治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同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A2、A3防治效果(好果率)均较好,分别达到89.99%和89.94%;3种剂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在92.50%~95.83%。对好果率、好果产量、收入和净增纯收益4个因素的同异分析结果表明,A2B1综合效果最好,达到优良水平,其后依次为A2B2、A3B2、A3B3、A2B3、A3B1和A1B1,达到较好水平,以上7个处理的净增纯收益在8 626.5~13 615.5元/hm2。  相似文献   
79.
山楂树为试材,用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山楂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太行山东麓林州市的生态条件下,山楂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发生期为4月初至9月中旬;成虫越冬代和1~3代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5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其中4月中旬和8月下旬是2个重要高峰期,在这2个时期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药剂防治,将会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从而提高山楂产量,提升山楂品质;旬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均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日照时数旬平均温度降雨量。  相似文献   
80.
周海燕 《现代农业》2013,(10):20-22
一、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地点在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大西山村,苹果品种为国光。树龄20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