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3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1100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573篇
基础科学   37篇
  409篇
综合类   3942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4825篇
畜牧兽医   4524篇
园艺   282篇
植物保护   458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1008篇
  2010年   962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822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为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及量化的猪瘟病毒(CSFV)检测方法,设计扩增CSFV E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Eva Green染料的RT-q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测试,并检测疑似猪瘟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RT-q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1.000,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32.
采用传统煎煮法提取海巴戟果有效成分,以副溶血性弧菌为试验菌株,将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率作为检测指标,探讨海巴戟果热水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表明,海巴戟果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5.00 g·L-1,最小杀菌质...  相似文献   
233.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柑橘黄龙病是目前危害柑橘产业的重要危险性病害,实验室中通过PCR技术检测柑橘黄龙病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确定一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引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荧光定量PCR标定柑橘黄龙病菌核酸浓度的方法,对目前各实验室常规PCR应用比较广泛的4对引物(P400F/R、P535F/R、OI1/OI2,16SF/R)做了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比较。结果发现4对引物均能排除其它来源核酸的干扰,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但在灵敏度方面4对引物差别很大,灵敏度结果是依次为:16SF/R>P400F/R >P535F/R=OI1/OI2,灵敏度最高的16SF/R引物检测柑橘黄龙病菌核酸含量约为1.87×10﹣2 ng/μl。本研究结果为实验室开展检测柑橘黄龙病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35.
柑橘黄龙病是由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引起的严重为害柑橘的系统性病害。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PCR 检测黄龙病菌在沙糖橘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黄龙病病菌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果实中橘络部位病菌含量最高,且病原菌在果实中呈现富集的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转运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6.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没有防治特效药也没有较好的抗性品种。本文以含氯消毒剂作为柑橘黄龙病菌防治的候选药剂开展药剂筛选试验。将染病接穗分别浸泡3种含氯消毒剂再嫁接到健康枳壳砧木上,利用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药剂处理前后黄龙病菌含量的变化,建立柑橘黄龙病菌药剂防治效果评价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漂白粉(CH)不适合利用嫁接技术进行候选药剂筛选;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和三氯泡腾消毒片(TCCA)的抑菌效果随处理浓度的降低而减弱,在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时,病菌减退率最高,分别为99.1%和99.5%,相对防效最佳,分别达到了97.9%和98.8%,与对照药剂盐酸四环素(TET)的抑制效果相当,说明NaDCC和TCCA可以作为柑橘黄龙病化学防治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237.
通过对比3家公司生产的Taq酶、PCR反应缓冲液和UDG酶,对已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中阳性参考品、最低检测限参考品、精密性参考品和阴性参考品进行制备.结果表明:Takara宝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Taq酶、PCR反应缓冲液和上海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DG酶的试剂组合扩增...  相似文献   
238.
付新成 《乡村科技》2023,(16):110-113
采集来自河北省廊坊市18家规模养猪场临床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病死猪肺脏、心包液、气管、脑组织等样本274份,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卫星生长”试验和以HPS 16S rRNA为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检测,并设计HPS血清型1~15型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PCR分子分型鉴定,最后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86株HPS,总检出率为31.39%;根据病料采集部位统计分离率,肺脏、气管、关节液、心包液和脑组织的分离率分别为43.02%、33.72%、10.47%、6.98%、5.81%;除未知血清型外,HPS血清型4型、5型、14型为流行菌株;HPS对头孢类和多粘菌素B药物高度敏感(耐药率在6.98%~13.95%),对链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0.70%和47.67%),多重耐药性比较严重,至少耐6种药物,最高耐12种药物。研究结果提示,河北省廊坊市规模养猪场HPS感染比较广...  相似文献   
239.
240.
87 对虾同时发生两种病怎么办? 如果发现对虾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则应该找出主次矛盾,顺次进行治疗.也可采取内服外用相结合的药物治疗措施.如养殖池中的对虾既患有纤毛虫病,同时又患有肠炎,则要具体分析,如果患肠炎的虾占多数,且纤毛虫病不甚严重,这时就应该首先治疗肠炎,也可以通过内服外用药物同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