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5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7篇
  32篇
综合类   90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479篇
畜牧兽医   54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估计了日本囊对虾基础群体的体长、腹长、体质量与耐高氨氮性状的遗传参数,为制定综合选择指数、选择方法与育种目标提供技术参考。试验引进日本囊对虾台湾群体亲本,以1尾亲虾构建1个家系,共建立63个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单独培育,密度调整后开展共同环境养殖测试。各家系养殖150d后,统计每个家系生长性状,并分别从家系中随机选取30尾个体,在氨氮质量浓度为68.5mg/L下进行耐高氨氮试验,48h后统计各个家系的存活率。利用一般线性动物混合模型与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分别估计生长和耐高氨氮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幼虾体长(估计值0.79±0.13)、腹长(0.74±0.24)与体质量(0.31±0.25)遗传力为中高等遗传力水平性状;耐高氨氮性状为低遗传力水平性状,估计值为0.13±0.06,48h后家系耐高氨氮性状平均值为(8.84±12.65)%,耐高氨氮性状的变异水平为143.10%。体长、腹长、体质量与耐高氨氮性状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82~0.08和-0.067~0.17,检验结果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育种技术对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与耐高氨氮性状同时进行改良,可以起到加快育种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3.
对虾放流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1982~1984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象山港进  相似文献   
124.
<正> 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本所在中国对虾越冬池发现大量对虾鳃丝黑变(图1、2),病虾运动不平衡,虾体上浮,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根国内外报道,镰孢菌(Fusarium SP)造成的黑鳃病发病范围广,死亡率高。为此,我们进行了黑鳃的病原真菌分离,发现了镰孢菌,并做了人工感染实验,药敏试验及组织病理学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镰孢菌的分离:取对虾黑鳃鳃丝数个,涂于真菌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蛋白胨5.08g,酵母膏1.0g,琼脂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对虾养殖池水中溶解氧与透明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养殖过程中池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过程,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一些因素,并从虾池溶解氧~透明度曲线中得知,为保证虾池溶解氧水平,尤其是清晨池水中的溶解氧不低于4mg/L,池水透明度应以38~58cm为宜。  相似文献   
126.
刘海映 《水产科学》1988,7(2):15-20
在用回归方程计算的预报中,通常用标准差S给出预报值的置信区间,称区间估计。如: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宽度约为±2S。在渤海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数量预报中,由于标准差大,区间估计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而采用点估计,其结  相似文献   
127.
目前,我国养殖的对虾有10多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中国对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草虾、虎虾),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日本对虾、竹节虾、车虾)。墨吉明对虾^*F.merguiensis(墨吉对虾),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长毛对虾),细角滨对虾^*L.stylirostris(蓝对虾),  相似文献   
128.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且可以产生免疫学活性降解片段的多功能蛋白。为了探索血蓝蛋白新的降解片段,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旺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学技术分析对虾感染病原菌后血清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Hbrio parahaemolyticus)12h后,血清中新增一种28.5kD的蛋白(命名为p28.5)。经MALDI-TOF/MS分析,其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75kD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进一步研究显示,p28.5蛋白不仅可与抗血蓝蛋白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还与对虾抗感染能力呈正相关。由此推测,p28.5蛋白应该是对虾感染病原菌后产生的一种28.5kD血蓝蛋白降解新片段,其可能是血蓝蛋白发挥免疫学功能的一种新方式的产物。[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25-430]  相似文献   
129.
斑节对虾等位酶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斑节对虾的养殖群体进行了8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确定了15个等位酶位点和19个等位基因,其中只有1个位点是多态的,它是Est-1(P0.95标准),有一个等位基因的位点有Est-2、Sod-1、Ldh-1、Adh-1、Sdh-1、Sdh-2、Me-1、Me-2、Mdb-1、Mdh-2、Mdb-3;有二个等位基因的位点有Est-1、Sdh-3、Aat-1、Aat-2、本研究揭示了斑节对虾群体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带谱的变异式样,为斑节对虾的遗传育种及遗传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批 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的参考图谱。  相似文献   
130.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3%核苷酸、0.03%核苷酸+0.2%丙氨酸+0.2%甘氨酸、0.2%甘氨酸、0.2%柠檬酸+0.2%甘氨酸,饲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6周,研究一种及几种组合型诱食剂对其生长、血清生化、肝胰腺消化酶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03%核苷酸+0.2%丙氨酸+0.2%甘氨酸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日摄食率(P<0.05);饲料系数以及对虾的成活率不受添加这几种诱食剂的影响(P>0.05)。各组全虾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2%甘氨酸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虾血清中总蛋白、胆固醇、血糖、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c)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虾肝胰腺中脂肪酶活力在添加0.03%核苷酸最高,显著高于0.2%甘氨酸组;各组间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对虾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以添加0.2%柠檬酸+0.2%甘氨酸最高,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复合应用比单独添加核苷酸或氨基酸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生长以及抗氧化能力;在饲料中建议添加0.03%核苷酸+0.2%丙氨酸+0.2%甘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