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2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7篇
  32篇
综合类   90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470篇
畜牧兽医   54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继续上升,仍保持较高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海水鱼本尼登虫病、扇贝不明病因病、鲍苗脱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02.
用烧结法标志中国对虾,在靖海湾和五垒岛湾进行增殖放流,研究其回游与分布规律。重捕资料表明,6月中旬幼对虾对湾内河口浅水区生活随体长增长,逐步向深水扩散;8月上,中旬主群陆续游向湾外,按地形走向向西南回游,部分向东或东南;10月份回游对湾外水域的对虾有向东,东北或东南回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3.
建设莱州湾蓝色海洋牧场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崛起建功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市濒临的莱州湾是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鲈鱼、鲅鱼、真鲷、鲆鲽鱼等重要渔业品种的主要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素有“黄渤海渔业摇篮”之称,莱州湾渔业资源的多寡对黄渤海区具有直接影响。建设莱州湾蓝色海洋牧场,修复莱州湾渔业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成为广大渔民的企盼,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4.
免疫低聚糖对中国对虾的免疫效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证实免疫低聚糖(D-氨基葡聚寡糖,D-Amino-Oligosacellaride)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不同剂量的注射及饲料投喂实验.结果表明,注射免疫低聚糖可显著增强中国对虾酸性磷酸酶和溶茵酶等血清免疫指标,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且饲料中添加量≥3‰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5.
在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催熟催产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切除眼柄.此实验选用体重为149.5±25.8 g的自然海区斑节对虾,比较了注射血清素(serotonin)和切除眼柄2种处理方法对斑节对虾的催熟效果.血清素注射剂量为50 μg·g -1体重,在实验的第1、5和10天注射,共计3次.结果显示,2种方法处理后,受试亲虾性腺指数(gonad somatic index,GSI)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注射血清素的实验组亲虾的存活率及其卵子孵化率显著高于切除眼柄的实验组.实验结果表明,血清素对斑节对虾催熟有促进作用,但发挥效应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从切除眼柄手术到第一次产卵所需时间较短,但是手术后的亲虾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6.
HHNBV是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从纯化的病毒中提取DNA,用EcoR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成DNA片段,与PUC18体外重组,建立HHNBVDNA文库。从中筛选出三个重组质粒(5#、8#、9#),它们所插入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8Kb、0.8Kb、1.6Kb,它们分别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成探针,与感染HHNBV的病虾DNA呈阳性反应,以此利用制备的HHNBVDNA探针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来检测虾病。  相似文献   
107.
采用(CA)_(12)(AG)_(12)及(TA)_(16)生物素标记探针及磁珠富集法构建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随机挑选254个克隆进行PCR筛选,得到51个候选克隆(20.1%)。其中,32个克隆来源于CA-文库,另19个克隆来源于AG-文库。测序发现48个克隆含有微卫星重复单元,通过序列比对,最终获得40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微卫星(GA/CT)_N及(CA/GT)_n 2碱基重复序列分别占所有分离的微卫星数目的20.7%及60.4%。此外,还检测到其它多种微卫星重复类型,如(AT)_n、(GC)_n、(TGG)_n、(AAG)_n、(AAT)_n、(GAA)_n、(GTGC)_n、(GCGT)_n、(GGTTA)_n、(GTGCGT)_n,占检测到的微卫星数目的18.9%。获得的微卫星序列中属于完全型序列的有76条(68.5%),不完全型序列的有22条(19.8%),另有13条属于复合型序列(11.7%)。微卫星(GT/CA)_n 2碱基重复次数(3~52次)要远大于(GA/CT)_n 2碱基次数(3~27次)。获得的微卫星序列长度大小范围为129~601 bp,平均为286 bp。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斑节对虾分子育种及资源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8.
于1992年4月至10月,葫芦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70亩水面的虾、贝混养技术推广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作者对中国对虾(Penacus orientalis Kishinouye)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混养中苦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发表,供有关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南海大型对虾种群资源修复与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南海海区原来盛产的墨吉明对虾、长毛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等五种大型优势对虾资源显著减少。为了拯救和修复这些优质虾类资源,应加强增殖放流力度,规范科学的对虾增殖放流技术,逐渐到修复南海大型对虾资源,促进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