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21.
刘艳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06-107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室内陈设,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士大夫阶层有较高的文化品味,追求精致典雅的生活,常把一些古董、书画、盆景、瓶供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又以盆景艺术最为流行,这是由于盆景一方面具有悦目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消解文人的“烟霞痼疾”,满足文人卧游林泉的愿望。  相似文献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央集权分崩离析;传统礼教急遽解体。它既是一个充满人生痛苦的年代,又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大时代背景,促使了魏晋妇女妆饰的独特性和时代性。本文试图另辟蹊径,选择妆饰这一视角再一次探寻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风貌及其表象之下的文化原因。本文将从魏晋妇女的服饰,包括魏晋妇女的服装形制、魏晋妇女服装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来论述魏晋妇女的妆饰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23.
被这样一个问题闲扰了很长时间,就是担心迷失的盆景艺术身份,以为不可以随之由之,任其漂泊,要把它找回来。  相似文献   
24.
明神宗万历年间,集雅斋主人新安黄风池辑成《梅竹兰菊四谱》,准备作为学画人的范本刊刻流布。他的好友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其上题签曰四君,从此梅竹兰菊以四君子之称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25.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受一定审美观念的影响和支配。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从传统文化哲学、民族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三方面,提出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折射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态审美观,以便更好的认识艺术活动的奥秘和规律,理解审美文化,为创造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景观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6.
本文提出摄影艺术的创新要掌握三个重点,即创新的神经——感情;创新的眼睛——角度;创新的灵魂——形象。  相似文献   
27.
随着观赏鱼养殖爱好者的逐渐增多,市场原有的观赏鱼品种已不能继续满足爱好者的需求了,近年来,许多新品种观赏鱼被业者逐渐开发、繁育,并成功推广,剑尾鱼便是其中一例。 提起剑尾鱼,想必养鱼爱好者都不会陌生,如红剑、双尾剑、蓝剑等。近几年,剑尾鱼发烧友逐步改良出了一些新品鱼,如大正三色剑、红白剑等,现笔者就对近期养殖的一些新品种剑尾鱼的饲养和审美观点等方面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8.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态。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要成分,大众文化承载着大众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经验。特别是对人们的审美观的形成与蜕变具有重大的影响,其中对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29.
大众文化是现代商业和信息业的产物,它以大众作为主体参与和构建文化为特征。审美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经过的多次嬗变都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现代审美观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不再是象牙塔内学术精英们孜孜以求的问题,而是走下神坛,成为大众的创作和消费品,因此,大众文化下的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特征,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商业性、大众性、非理性和叛逆性。  相似文献   
30.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深刻彰显出茶文化的审美理念。本文首先介绍了《茶经》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仪式美与品格美这三种审美理念,并以《茶经》中的具体章节为佐证,揭示了陆羽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后从陆羽所处的时代环境着手,分析了这种审美思想形成及发展的背景,最后则站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阐释了《茶经》中茶文化审美观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人们应当积极汲取茶文化审美理念的精髓,养成淡泊宁静的心态,努力推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