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997年开始,陆续引进黑琥珀、皇家宝石和玫瑰皇后等李品种,在浙江西南部山区红、黄壤土地上进行试栽。结果看出,上述三品种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结果早:果实品质好,栽培经济效益高。适于当地栽培。选土层深厚肥沃地建园,配置15%的授粉树,及时疏花疏果,采用自然开心树形,及时防治病虫害。花期人工或放蜂授粉。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株产达15kg以上。  相似文献   
72.
李兵 《海洋与渔业》2009,(5):46-47,32
宝石鲈(Jade perch)又名宝石斑、宝石鱼、玉鲈、翡翠等,学名高体劁(Scortum bacoo),分类上属鲈形目(Perciformes)、劁科(Theraponidae)、革蒯属(Scortum)。蜊科的种类海淡水均有分布,我国现存的种类全为海水生栖,在我国南方濒海省区有分布。而宝石鲈原产于澳大利亚爱尔湖、布罗——本凯那水系,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淡水鱼类之一,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73.
澳洲宝石鲈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英文名jadepereh,又称宝石斑鱼,属鲈形目鱼类,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是目前唯一分布于澳洲的久负盛名的淡水鱼,我国近年开始引进养殖。宝石鲈外形美观、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速、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除直接食用外,其背鳍两侧肌肉丰厚,无肌间刺,还是加工生鱼片的好原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商品鱼市场售价最高时达每公斤80元~90元,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类的5倍~6倍,市场前景非常看好。2008年我站引进澳洲宝石鱼种10000尾,在左江扶绥河段实施了《澳洲宝石鲈网箱养殖试验》项目。试验于2008年6月6日至2008年11月19日进行。  相似文献   
74.
<正>澳洲宝石鲈,学名高体革(?)(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鱼、宝石斑鱼,分类上属于鲈形目、(?)科、革(?)属。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2002年引进、驯化试养宝石鲈,并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澳洲宝石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多年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出系列养殖  相似文献   
75.
宝石鲈     
《海洋与渔业》2010,(7):30-30
学名: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俗称宝石斑、宝石鲈、佳帝鱼。 分类与产地: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鯻科、革鯻属。原产于澳大利亚爱尔湖、布罗一本凯那水系,2001年引人中国。  相似文献   
76.
胜斑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宝石斑和淡水黑鲷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胜斑由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独立研发,经过两年的养殖实验,第一批成鱼已成功上市且反应良好。胜斑克服了宝石斑脂肪含量太高、淡水黑鲷生长慢的缺点。吃过胜斑的人都赞其肉味鲜美,口感极佳,认为其肉质甚至优于石斑鱼,故研究单位采纳客户建议将之命名为胜斑。  相似文献   
77.
以酪蛋白和明胶作为蛋白源,乳酸钙(Ca-lactate)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钙源和磷源,配制成D1(0.0%钙,0.0%磷)、D2(0.5%钙,0.0%磷)、D3(0.0%钙,0.6%磷)、D4(0.5%钙,0.6%磷)、D5(1.0%钙,0.6%磷)和D6(1.5%钙,0.6%磷)六种等氮等能纯化试验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重复饲养20尾宝石鲈幼鱼,经过室内网箱60天生长试验,探讨在饲料中添加钙磷对宝石鲈幼鱼(初始体质量13.42±0.68g)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以及脊椎骨钙磷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磷组(D1和D2)试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脊椎骨钙磷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而饲料系数、全体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未添加磷时,添加0.5%钙对宝石鲈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脊椎骨的灰分和钙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添加量(0~1.5%)对宝石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组成、肌肉组成(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和脊椎骨组成(粗灰分、磷和钙磷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钙添加量过大(1.5%)组脊椎骨钙含量显著减少(P<0.05)。饲料中添加磷显著降低了鱼体中粗脂肪含量(P<0.05),但提高了脊椎骨钙磷的含量(P<0.05)。各组脊椎骨钙磷比均处于1.78~1.82范围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宝石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脊椎骨矿化作用分析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适宜添加量为0.5%。 关键词:宝石鲈;钙;磷  相似文献   
78.
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宝石鲈(Scorturm barcoo)、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及其杂交子一代胜斑的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胜斑在体色上较偏向于母本淡水黑鲷;卡方分析结果显示,3种鱼在可数性状上差异不显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宝石鲈、胜斑先聚为一类,再与淡水黑鲷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胜斑与宝石鲈的重叠区域比胜斑与淡水黑鲷的重叠区域要大,主要差异体现在主成分1负荷值较大的12个参数上;运用判别分析建立3种鱼的函数,结果表明3种鱼的综合判别率为98.2%。3种多元分析结果均表明胜斑在形态上比较偏向于父本宝石鲈。  相似文献   
79.
介绍黑宝石李细菌性穿孔病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0.
用三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 (35 %、 4 0 %、 4 5 % )的日粮分别饲喂宝石鲈幼鱼 5 0d ,结果表明 ,随着粗蛋白质浓度的增加 ,三组幼鱼日增重差异显著 (P <0 0 5 ) ;4 0 %组幼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 35 %和 4 5 %组 (P <0 0 5 ) ,而 35 %、 4 5 %组饵料系数差异不明显 (P >0 0 5 )。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 4 0 %左右时 ,宝石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