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534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372篇
基础科学   162篇
  404篇
综合类   2236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254篇
畜牧兽医   1819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植酸酶基因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正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的基因工程研究。为了满足转植酸酶基因作物安全监管的需要,通过优化PCR检测条件,建立了植酸酶基因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扩增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可以满足我国植酸酶转基因作物监管需要。此外,我们将6大作物(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玉米和油菜)的内标准基因和植酸酶基因克隆到同一载体上,构建成了阳性质粒分子pBS Endogenous-phytase。该质粒分子适用于这6大作物中植酸酶基因的筛查检测。本研究为转植酸酶基因作物的安全监管提供了阳性材料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2.
APETALA1(AP1)基因既是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又是花器官形成发育基因,在花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Genbank已知的AP1同源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简并引物,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c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分离克隆得到一个AP1同源基因全长,推测是小黑杨AP1基因,命名为XxAP1(GenBank accessionNo.XM002316040.1)。XxAP1编码249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长度747bp,蛋白质分子量28.67kD,等电点9.45。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与其他木本植物的AP1同源基因的一致性达70%以上,推测它们具有相似功能。试验分析表明,XxAP1第1至第60个氨基酸为MADS盒结构域,说明XxAP1蛋白以序列特异方式与DNA结合,具有转录调节因子功能,第75至174个为K盒结构域,它负责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其大多数氨基酸具有亲水性,使XxAP1蛋白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促进蛋白的流动性有利于基因的转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XxAP1在雄花芽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  相似文献   
123.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土壤中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的实时荧光定量体系的方法,根据辣椒疫霉菌保守的ITS序列设计的特异性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引物,通过对保守序列构建克隆文库,筛选阳性克隆子,制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体系的标准品,从而构建优良的标准曲线。利用构建的标准曲线和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体系对人工接种含梯度浓度的辣椒疫霉菌的土壤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辣椒疫霉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2=0.980,斜率为-3.295,扩增效率为101.1%,线性方程为Y=-3.295X+44.484,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1.000×102拷贝,带菌土壤的检测下限为1.236×103拷贝,约为4.887pg基因组DNA。经过土壤样品试验,得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845,表明所建立的辣椒疫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4.
春兰AGL6基因的克隆及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AGL6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一个729bp长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4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AP1/AGL9组的AGL6同源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AGL6类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命名为CgAGL6(基因登录号为HM208533)。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gAGL6基因春兰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唇瓣、花芽和子房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花瓣和萼片中的表达量次之,在根、叶和蕊柱中的表达量最低,显示了CgAGL6基因可能在春兰成花转变和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发现芝麻油通常特质发生的异常变化和市场反常规贸易情况,确立了全新、快速、行之有效的芝麻油纯度定性方法;根据Villavecehia试验原理,研究建立了简便、灵敏、准确、特别快速的芝麻油纯度定量方法.对定性、定量法的原理、特质判定、测定方法和多年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6.
张敏 《中国沼气》2009,27(5):18-20
前期研究表明梭菌属的新株JC3(Clostridiumsp.Strain JC3)是嗜热产甲烷污泥中的主要纤维素降解菌。本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定量研究了菌株JC3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含三个小室(室1,室2,室3)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5 L)中进行纤维素降解实验,试验温度设为55℃。当负荷为2.5 kg COD.m-3d-1,HRT为2天时,80%以上的COD进料都转化为甲烷。采用专门针对菌株JC3的特异性荧光针来研究折流式反应器中污泥样品。结果表明JC3细胞对DAPI染色细胞的比例从低于0.5%(最低检测极限)增加到9.4%(室1),13.1%(室2)和21.6%(室3)。这表明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定的菌株JC3细胞数与滞留污泥的纤维素降解产甲烷活性密切相关。设计了一个针对菌株JC3纤维素酶基因(纤维二糖水解酶A cbh A)的特异探针,并应用到处理固体废弃物如咖啡渣、废纸、垃圾和纤维素等消化污泥中,采用定量PCR技术发现菌株JC3细胞数与高温消化器中污泥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菌株JC3对厌氧水解纤维素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7.
目前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对区域内旅游景点数量特征的研究多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为了使研究更加科学而有意义,急需进行定量化研究。该文以河北省满城县为例,采用景点调查、GPS定位和文件读取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相关标准将210个景点分成景系—景类—景型三个层次,在MapInfo软件的支持下,按景类在基础要素图上标注并绘制出满城县旅游景点类型分布图,然后借鉴景观指数的思维方法,定量描述了景点的数量特征。主要结论为满城县的旅游景点大多分布在该县的中部、西部和北部,AA地文景观、AB水文景观、AC气候生物、BA历史遗迹和CA旅游服务等5个景类分布较广,东部和南部旅游景点分布少且不广,多为BB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并指明了原因;通过定量表达各乡镇旅游景点的数量及类型,从而便于各乡镇了解自身景点的赋存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分析了景点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E、优势度指数D和丰富度指数R,并说明了原因,为旅游景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8.
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特征融合的储藏期面粉脂肪酸值的定量检测方法。开发比色传感器阵列、搭建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不同储藏期面粉样本的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对预处理后的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特征降维,采用五折交互验证法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校正过程中进行优化,确定基于单技术分析模型的最佳主成分(PCs)个数。将优化后的基于单技术模型的最佳PCs在特征层进行融合,建立基于融合特征的BPNN分析模型,以实现对面粉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的快速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比色传感器特征和基于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的最佳BPNN模型的最佳PCs数量分别为3和4,基于融合特征建立的BPNN模型在预测集中的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0.9276和1.9345 mg/(100 g)。研究表明,与单技术数据分析模型相比,基于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特征融合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泛化性能都有所提高。本研究可为粮食储藏品质的高精度原位监测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9.
白菜S位点糖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自交不亲和系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用特异引物对SLG基因进行克隆,获得SLG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 324 bp,命名为BcSLG。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白菜BcSLG基因cDNA序列包含一完整的编码框,编码432个氨基酸,含有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7个N-糖基化位点。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cSLG与其它植物的SLG基因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大白菜和甘蓝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cSLG基因在自交不亲和系的柱头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叶片中表达最低, 在自交亲和系的柱头、花蕾和叶片中相对表达较低。  相似文献   
130.
茶叶色泽是影响其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也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因此如何才能科学地鉴定和认知茶叶的具体色泽,在实际上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拟从使用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思路,通过融入利用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的具体方法,从而探究其实施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