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39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893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235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碱对化疗药物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将因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的7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同时给予5%葡萄糖苦参碱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治疗前后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ALT、AST、TB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碱对化疗致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制备复方阿莫西林纳米乳(AMX-LH-NE),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纳米乳处方,制备AMX-LH-NE,并对其结构类型、形态、粒径进行检测,利用HPLC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的AMX-LH-NE配方为:冰醋酸10.00%,聚氧乙烯蓖麻油-40 31.65%,肉豆蔻酸异丙酯3.48%,阿莫西林原料药1.58%,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1.58%,蒸馏水51.71%(各组分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所制备的AMX-LH-NE为O/W型,澄明均一,分布均匀,乳滴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4.30 nm,多分散系数为0.03,约96%粒子的粒径小于18nm,稳定性参数KE较小,加速试验条件下稳定,光照颜色渐深。【结论】AMX-LH-NE的制备工艺简单,切实可行,制备的纳米乳稳定性良好,但需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993.
选择刚出雏的淮南麻鸡32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在试验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2%复方中药制,探讨复方中草药对淮南麻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日采食粮、平均日增重,有效提高生长性能,显著降低料重比;并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994.
以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3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只(86,79)。组Ⅰ为基础饲料+1%组方1、组Ⅱ为基础饲料+1%组方2、组Ⅲ为基础饲料+1%组方3、组Ⅳ为基础饲料+泰乐菌素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各组的日增重在前期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草药添加剂组对日增重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尤以组Ⅱ最明显,在36~42日龄,组Ⅱ的日增重高于抗生素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物质代谢方面,组方1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粗灰分代谢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组方2在促进粗蛋白代谢率的作用略优于对照组,组方3在促进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在肉鸡的生产中,合理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995.
中药复方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感染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对由常山、青蒿、柴胡、苦参、苦楝根、黄芪等13种中草药按不同组成和配比组成的5个不同中药复方的抗球虫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在5个中药复方中,预防试验复方4(0.5 mL/d)的抗球虫指数最高(ACI=110.07),是阳性对照组的193.0%,存活率为100%,卵囊值较低,为20;治疗试验复方4高剂量组(1.0 mL/d)的存活率相对较高,为95%;预防试验复方1和复方3存活率较高,均为93.33%,在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复方1和复方3的卵囊值均为20,相对于其他中药复方和阳性对照组较低。结果表明,常山配比高的复方可明显降低鸡球虫感染后的卵囊值,青蒿配比高的复方可明显提高鸡球虫感染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6.
一株咪唑乙烟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富集驯化技术从长期生产咪唑乙烟酸的农药生产厂排污口处的污泥及污水中驯化培养得到能够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细菌1株,标记为P310-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拜叶林克氏菌属(Beijerinckia sp.);菌株P310-1的最适生长条件为:28℃,pH值6,NaCl浓度为0.05g/L。其对咪唑乙烟酸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500mg/L;当接种量为5%时,该菌株在含100mg/L的咪唑乙烟酸的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5d后,可使咪唑乙烟酸降解80%以上。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粒茎比与主要病害(灰斑病、根腐病)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年代18 个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深入系统的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粒茎比的变化趋势为逐年累加提高,变化幅度为0.44~0.88,极差为0.44,增长速度为0.73%,是品种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品种对灰斑病抗性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抗病能力总体呈逐步增强的趋势,说明灰斑病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20 世纪50、60 年代品种均表现感灰斑病,70 年代品种抗感交替过渡,到80 年代以后的品种全部表现为中抗或抗灰斑病。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除个别品种(‘绥农4’、‘合丰45、55’、‘黑农48’)抗性水平突出外多数品种抗病性较差,抗病能力总体呈阶段性提高的趋势,其中抗病品种占22.22%,感病品种占77.78%。说明根腐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当前育种与生产亟待解决的病害。  相似文献   
998.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形成太子参抗病毒1号及3号中药复方复配剂,其余根据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组合叠加形成太子参抗病毒相应药用植物复配剂。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中药复配剂(以下简称抗病毒1号复配剂)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0.01),病指比对照降低90.61%,防效最高(90.63%,P<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抗病毒1号复配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复配剂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及159%(P<0.01),其余处理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0.01)。抗病毒1号和3号复配剂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提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复配剂(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复配剂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复配剂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肝复方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经血管介入治疗肝郁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肝郁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肝复方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经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单行化疗栓塞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瘤体大小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瘤体疗效相当(P>0.05),但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复方联合榄香烯注射液介入治疗肝郁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抑制真菌活性的构效关系,为病原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溴-2,3-二氨基吡啶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环化制得中间体化合物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再按照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合成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嘧菌酯为对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弯孢霉病菌(Curvularia lunat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7个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其中脂肪羧酸酰胺衍生物10个(B01-B10),芳香羧酸酰胺衍生物6个(B11-B16),杂环羧酸酰胺衍生物1个(B17)。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7个目标化合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B01,B03-B06和B13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部分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以化合物B06的抑菌活性最为突出,抑制率均可达到70%以上,其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值分别为8.23,49.32,21.45,24.87,36.40和28.65μg/mL,均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结论】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衍生物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具有进一步改造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