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324篇
基础科学   53篇
  148篇
综合类   1138篇
农作物   198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377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利用大白菜DH群体构建AFLP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大白菜‘汴早- 26’和‘光90E16’的F1 代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含有59个株系的DH群体为试材, 利用AFLP技术通过63对引物筛选共获得346个AFLP多态性标记, 运用JoinMap 3.0软件构建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主要包括10个连锁群, 总图距为708 cM, 平均图距为2.0 cM。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李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乔玉山  章镇  房经贵  郭洪 《果树学报》2003,20(6):445-449
以5'-GACCGCTTGT-3'为随机引物,以奉化李(Prunussalicinacv.Fenghuali)为试材,对中国李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Mg2+、引物、模板DNA和dNTPs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1.0U、2.5mmol/L、20ng、40ng和0.2mmol/L。利用该优化反应体系,用10个随机引物,构建了5个中国李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并以共有谱带率对这些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5个中国李品种的共有谱带率平均为33.2%,变异幅度为20.1%~44.9%。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感(岷山红三叶)、抗(澳大利亚红三叶品种♀Sensation×Renegade♂杂交新品系“甘农PR1”)白粉病红三叶材料为父母本杂交并种植成苗经人工接菌后筛选出抗、感白粉病的F1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标记构建红三叶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区间作图法对抗白粉病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可以为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等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49个AFLP标记构建得到的遗传图谱包含7个连锁群(LG1,LG2,LG3,LG4,LG5,LG6和LG7),遗传图谱的总距离为640.5 cM。其中,LG1连锁群的遗传距离(140.6 cM)和标记间平均距离(9.4 cM)均最大;LG4连锁群的遗传距离(55.2 cM)和标记间平均距离(1.8 cM)最小。应用区间作图法对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进行QTL分析定位,共检测到5个抗白粉病相关QTL位点(qrp-1,qrp-2,qrp-3,qrp-4和qrp-5),其中qrp-1、qrp-2、qrp-3和qrp-4位于LG4连锁群上,qrp-5位于LG5连锁群上。5个QTL位点对抗白粉病的贡献率为29%~90%,qrp-1对红三叶白粉病抗性的贡献率最大(90%),为主效QTL。  相似文献   
14.
前沿科技     
我国科学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由浙江海洋学院领衔,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联合破译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大黄鱼基因组图谱,并成功解析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公布的第二个海水鱼类的基因组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石首科鱼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我国大黄鱼研究进入组学时代。大黄鱼免疫基因信息的充分解析,有助于发现与抗病力相  相似文献   
15.
台湾省中兴大学森林系研究所学生林庭宇,从牛樟芝子实体中分析出13种有代表性的化合物,建立了牛樟芝的指纹图谱,使牛樟芝的鉴定、质量分级及产品管理有了依据。中兴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宣布,继2010年研究发现牛樟芝子实体中的  相似文献   
16.
赵侠 《陕西林业》2011,(3):46-46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和华大基因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是继家鸡基因组、珍珠鸟基因组、火鸡基因组之后,世界上完成的第四个鸟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其对于挽救和保护朱鹦和注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为毕节大方圆珠半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圆珠半夏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10批半夏样品有23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为91.6%~95.8%,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0.40%;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从0.182~1.810min,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2%~0.1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圆珠半夏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干旱对植物伤害及表现,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叶绿素荧光法和电阻抗图谱法两种测定植物抗旱性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甜菜种质资源鉴定的可行性。利用80条SCoT引物对48份甜菜种质资源进行鉴别,同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的鉴定。结果表明,80条SCoT引物中有6条能够扩增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条带,分别为SCoT1、SCoT12、SCoT13、SCoT14、SCoT17和SCoT23,其中引物SCoT1、SCoT12、SCoT14和SCoT23单独使用均可鉴别全部的48份种质资源,引物SCoT13和SCoT17共同使用可以鉴别48个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15处,95.8%的种质资源均聚为一类,从分子角度上表明甜菜种质资源遗传距离较小。本研究为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甜菜种质资源、对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杂交组合亲本选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