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1712篇
农学   915篇
基础科学   873篇
  182篇
综合类   5335篇
农作物   577篇
水产渔业   634篇
畜牧兽医   3250篇
园艺   835篇
植物保护   24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098篇
  2009年   1325篇
  2008年   1478篇
  2007年   1095篇
  2006年   1313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o transfer the rice anther culture technology from successfully employing programs to emerging programs in rice-producing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her Culture for Rice Breeders was held at CNRRI, 12-24 Oct, 1992. The Sponsors were Chinese Commiss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ockefeller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32.
联合国粮农组织第十一届林委会于1993年3月在罗马举行,93个成员国代表团以及有关国际机构、组织的观察员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1991年召开的第十届世界林业大会和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发大会  相似文献   
33.
采用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法(CompetitiveAdvantage,CA),结合翔实的数据,对中国丝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丝绸国际竞争力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笔者认为影响中国丝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1)产品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中国的茧丝绸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的阻碍了中国丝绸国际竞争力的发展;(3)行业法规迟迟不能出台,宏观调控能力乏力;(4)中国的品牌效应在中国仍然没有真正形成;等。笔者还进一步就提高中国丝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出自己的建议:(1)改革和理顺宏观管理体制;(2)加快茧丝绸行业法规制定,加强行业管理的权威性,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3)加大中国的科技投入,争取实现各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4)进一步巩固“东桑西移”产业布局调整的成果,加快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5)加大对丝绸产品的宣传力度,尽快开发中国的丝绸市场;(6)进一步宣传和实施中国的高档丝绸标志的品牌战略,提高中国丝绸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34.
自90年代起.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荷兰菲仕兰,瑞士雀巢,美国卡夫、多美兹、美赞臣、惠氏.日本森永、明治.英国与荷兰联合利华等十多家著名的国际乳业跨国公司纷纷先后登陆中国.他们的投资经营方式不外乎有几种,一是找中国当地的企业为伙伴搞合作投资,其二是独立投资运作,第三种方式是只在中国销售自己的产品。上述这些在华投资经营的国际乳业跨国公司巨头.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国建立有自己的奶品生产基地或营销网络,且经营时间都有相当的时日。中国是全球牛奶消费最具潜力的市场,外国乳业巨头都想从这里分得一杯羹。然而他们在中国市场“试水”十余年后,最终并未在中国市场获得多大的好处,甚至落得个亏本而逃。在此之前.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等一个个国际乳业大亨都已很无奈宣布了自己在华经营失败和不得不撤离了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35.
36.
《农业科技通讯》2005,(11):58-59
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农科院院长张启发教授近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作学术报告时指出,培育抗病虫害、少施化肥及抗旱节水的绿色超级水稻品种,是我国农业科学家要攻克的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37.
车模店     
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上海国际车展从开幕到闭幕一直人山人海。夺人眼球的不仅仅是一款款国内外的新车、概念车.各款按比例缩小的仿真车模,也大受参观者青睐。做工精美的汽车模型,不仅吸引着爱车一族的眼球,更是作为收藏品和赠礼的上佳选择。各种类型的车模都有着不同的市场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38.
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必然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农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很多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劣势。我们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当的战略,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求  相似文献   
39.
我国大蒜产业如何面对国际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国际市场占据很大的份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4年全球大蒜收获面积为113.7万肼,产量1405万t。其中,我国大蒜收获面积为63.73万hm ^2,产量为1058万t,占全球75%,涉及蒜农500多万户。我国大蒜产量的90%以上用于内销和开发大蒜深加工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长。2001—2004年分别为53万t、103万t、112万t和111万t。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大蒜出口数量为112万t,占同年全球贸易量(144万t,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78%。我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大蒜市场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蒜也已成为我国蔬菜类创汇额最多的单项产品,2004年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18%。  相似文献   
40.
王晓峰 《中国家禽》2003,25(10):32-33
第十三届华东家禽交易会暨安徽省优质畜产品展示会如期召开,家禽业面对行情低落及非典的双重打压,如何从低谷中奋起,请看本刊记者采写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