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9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真蛸(Octopus sinensis)俗称章鱼、红章,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物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真蛸体质量日增长率可达13%,食物转化率15%~43%,80 g幼蛸经过3个月养殖可长至1 500 g,成熟母体产卵量6万~20万粒/只,适于规模化繁育和养殖,是...  相似文献   
52.
浙江北部沿岸春夏季长蛸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4—2016年春夏季浙江北部沿岸拖网调查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底层温度SBT、底层盐度SBS、深度Depth和溶解氧DO),分析长蛸(Octopus minor)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 BRT)模型研究各因子对长蛸资源丰度(以渔获量g/h表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14年的平均渔获量明显高于2015和2016年,同一年中4月份的渔获量均高于其他月份;主要渔获量分布在122.75°E~123.25°E,30°N~30.5°N之间;2015年的渔场重心较其他年份略向北移动,4月至6月间渔场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但变化不明显;选择以学习率(learning rate,lr)为0.001和复杂度(tree complexity,tc)为4的模型来建立时空环境因子与渔获量的关系,发现溶解氧对渔获量的影响最大,占所有影响因子的45.5%;其次为年和盐度,随后依次为深度(10.7%)、底层温度(7.3%)、纬度(4.7%)、月(4.7%)以及经度(2.3%)。相比较时空因子而言,环境因子对长蛸的渔获量影响更大。溶解氧是直接影响长蛸活动的重要因素,后续研究应该对此因子提高关注。  相似文献   
53.
在新近报道大鲵蛙病毒(Andriasda vidianus ranaviurs,ADRV)基因组的基础上,我们对ADRV 6R进行了克隆、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分离,这是一个经生物信息分析表明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功能基因。先经PCR扩增长到711 bp的ADRV6R,构建含扩增片段的克隆质粒p MD18-T-6R。再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2a-6R,进行测序,并与水生动物蛙病毒相关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比对,该扩增片段与预期一致,其编码分子量约为27 k D、含236个氨基酸的蛋白,与水产动物病毒US22蛋白家族(US22 family protein)成员有很高的同源性。然后对p ET-32a-6R进行转化、诱导表达,并利用Ni-NTA His-Bind亲和层析及不同浓度咪唑洗脱液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与预测分子量相符的45 k D融合蛋白(27 k D目的蛋白与18 k D His标签)。这为后续制备抗体、并开展大鲵蛙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4.
2010年5月下旬,秦皇岛海域暴发了多次赤潮,其影响一直持续至当年的8月份。通过2010年5–9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进行的5个月份调查,对赤潮期间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群落结构特征及浮游植物与夜光藻的依存关系、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46属96种,主要隶属硅藻门(Bacillario phyta)和甲藻门(Pyrroptata),生态类型多数为广温广盐的广布种或近岸性种类,少数为暖海性物种或远洋性种类。主要优势种有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斯托根管藻(Rhizosolenia stolterfothii)、角毛藻(Chaetoceros sp.)、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和辐杆藻(Bacteriastrum sp.)等。共鉴定赤潮生物48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50%。浮游植物丰度均值的变化范围为6.20×104~4 129.53×104 cells/m3,其丰度均值的高峰出现在9月份,低谷出现在7月份。调查海域浮游植物5个月份的多样性指数均值都大于1,生物多样性状况良好,群落结构比较稳定;聚类分析表明,5个调查月份群落相似性程度较高,相似性范围为40%~71%。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与盐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34,P0.01,N=37);与无机氮营养盐(DIN)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r=0.753,P0.01,N=37),推测调查期间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无机氮营养盐。浮游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N/P、盐度、硝酸盐、硅酸盐、亚硝酸盐和水温是影响秦皇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5.
长蛸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蛸(Octopus variabilis),俗称章鱼、望潮,隶属于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章鱼属),为浙江北部沿海蛸类中的主要经济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食部分极高。长蛸在国内市场上价格较高,十分畅销,活长蛸尤其受人亲睐。由于过度捕捞,长蛸资源逐渐衰退,捕获量日益减少。长蛸的瓶装养殖虽已在福建等地成功,  相似文献   
56.
基于16S rDNA序列的中国沿海短蛸种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粒体基因测序技术,对中国沿海7个短蛸(Octopus ocellatus)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变异进行分析,以探讨种群扩散潜力对遗传结构的影响.共测定了100个短蛸样本的.485 bp的16s rDNA序列,经UPGMA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沿海的短蛸群体存在着明显的种群结构.7个群体明显地分化为两大类群:一个类群由北方沿海的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群体组成,另一个类群南南方沿海的上海、舟山和广东群体组成;两类群间存在14个同定核苷酸碱基的替换.两类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分别达0.878和0.069,并达到显著分化水平(P<0.05).AMOVA检验表明,两类群间的差异有87.76%存在于群体间,而仅有12.24%存在于群体内.两类群间的净遗传距离为0.019,表明可能为中度的种内群体间分化水平.依据分子钟理论推断,两类群的分化时间约为晚更新世冰期.两类群的分化可能与短蛸缺乏浮游幼体生活史和无长距离迁移习性有关,基因流与地理距离间的相关性符合脚踏石模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同时短蛸群体的这种分化格局还可能与晚更新世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的反复升降和长江口淡水的阻隔有关.  相似文献   
57.
王亚  王春琳  詹萍萍  宋微微  母昌考  邵楚  刘帅 《水产学报》2011,35(11):1633-1639
分析了长蛸墨囊组织学及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墨囊由墨囊体、导管和墨腺3部分组成,墨囊壁和导管壁分为外膜、肌肉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墨囊壁与肝脏外膜紧密相连,墨囊导管开口于直肠末端近肛门处;墨腺集中在墨囊底部靠近肝脏的一侧,由粘膜上皮细胞向囊腔内增生形成,呈索状,腺体中部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墨腺细胞分为具有无分泌功能的A型细胞和有分泌功能的B型细胞,微绒毛分布于B型细胞的顶端;墨汁颗粒在墨腺细胞囊泡中形成,并以胞吐或细胞破碎的形式将墨汁颗粒排出.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60日龄、100日龄和140日龄不同生长阶段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别测定其全长(TL)、腕长(AL)、胴背长(ML)、胴背宽(MW)和眼间距(ED)等形态性状和体质量(W),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形态性状和体质量之间的决定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关联程度,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不同日龄中华蛸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指标在不同日龄存在差异,60日龄为胴背长、胴背宽和眼间距;100日龄为腕长、胴背长、胴背宽;140日龄为全长和胴背宽。60日龄、100日龄和140日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0.039+0.006XML+0.009XMW+0.003XED,Y=-0.796+0.013XAL+0.051XML+0.048XMW,Y=-2.878+0.044XTL+...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4.5~26.3℃的条件下,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分析,对中华蛸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50 d的养殖试验中,中华蛸存活率为81.67%,饲料系数为2.48,平均体质量由初始(107.52±32.31)g增长至(1 779.40±361.56)g,平均全长由(21.57±3.46)cm增长至(71.44±4.84)cm,平均日增量33.44 g;胴背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W=1.730 3LM2.563 6,R2=0.985 5,胴背长的增长快于体质量的增加速度;3种曲线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模拟体质量生长曲线效果最好,拟合度R2=0.994,拐点体质量为1 454.08 g;Logistic模型模拟全长生长曲线最优,拟合度R2=...  相似文献   
60.
暂养长蛸行为习性与对水质变化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几年来,长蛸(Octopuuus variabiiis Sasaki,1929)在拖网、张网、笼、定置刺网等各种渔具渔获物中的数量逐渐增多,浙江近海长蛸的产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长蛸肉质较硬,国内市场价格较低,远不及乌贼类。而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十分畅销,活长蛸尤其受人亲睐。为了探索长蛸活体暂养出口的可行性,作者于1992—1994年对暂养长蛸的行为习性与对水质变化耐受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长蛸的活体暂养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