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林业   97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21篇
  78篇
综合类   1349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654篇
畜牧兽医   908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22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从新疆哈密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5株嗜盐菌,它们均能在10%—30%NaCl中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15%—18%。生长pH范围为6—11。在0—80mM Mg~(++)时生长良好。在蒸馏水中不破裂。在固体培养基上为球状,在液体培养基中为杆状,细胞大小为0.5—1×2—4um。在牛奶——盐——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表面光滑。颜色有橙红,橙黄和浅橙黄,直径1—1.5mm。5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接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不能发酵糖类。其中4株菌对红霉素敏感。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三卷,它们属于嗜盐菌科的微生物,但与该科各属的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2.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嗜金微生物的种属、富集黄金的机理、工业应用价值及潜力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对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3.
目前,枯草芽孢杆菌已广泛应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但不同菌株的防治效果(防效)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筛选验证。前期,本课题组从健康棉花植株和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了48株枯草芽孢杆菌。为明确这些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筛选具有优异防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采取对峙培养法、对扣培养法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温室试验验证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通过对峙培养和对扣培养筛选出18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温室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浸种或灌根处理,EBS03、EBS07、EBS10和BS04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均大于55%,其中EBS03防效最好,浸种与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6.31%、87.10%;此外,播种后60 d EBS03和EBS10菌株浸种处理的棉苗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总鲜物质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78.08%和77.77%、113.33%和108.00%、107.23%和103.61%。综上,EBS03和EBS10菌株具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并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4.
猴头菌丝多糖免疫调节与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血清溶菌酶含量、胸腺指数与脾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来定性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血清SOD、CAT、MDA含量的测定,来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高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70.4±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58.4±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高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9.5±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3.9±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此外,高、中、低剂量的猴头菌丝多糖都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SOD、CAT的含量,其中,猴头菌丝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SOD含量达到(358.0±51.1)U.mL-1,CAT的含量达到(17.4±2.9)U.mL-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猴头菌丝多糖对小鼠血清中MDA水平的降低作用不明显,对小鼠脾指数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因此,猴头菌丝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菌株中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情况。试验采用自动化细菌药敏分析仪测定4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23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依据耐药数目的不同选取9株嗜水气单胞菌,PCR扩增其gyrA及parC基因的喹诺酮抗性决定区(QRDR),直接测序后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8.7%、30.4%、73.9%和43.5%;序列分析发现gyrA基因编码的第83位氨基酸存在Ser→Ile、Ser→Val的突变,parC基因编码的第87位氨基酸同样存在Ser→Ile的突变。表明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耐药最为严重,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次之,对诺氟沙星较为敏感;尽管绝大多数耐药菌株的药物靶位基因QRDR区域有突变发生,但是菌株的耐药性与药物靶位基因QRDR区域有无发生突变并不存在线性关联,提示我们药物靶位的变化并非是氟喹诺酮类耐药菌株唯一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06.
为 z-15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平板对峙法、发酵液抑菌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嗜铁真菌 z-15对4种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z-15对4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平板拮抗试验中,除西瓜枯萎病菌以外,对另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20%,其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的生长抑制效果较为显著,最高抑制率达50.9%;对西瓜枯萎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孢子萌发亦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Tth DNA聚合酶基因的分段PCR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取自GenBank的嗜热栖热菌ThermusthermophilusHB-8的DNA聚合酶基因(Tth)进行分析,并设计了两组引物进行PCR,分段克隆该基因。将两个PCR产物同时连接到另一个克隆载体上,使之成为完整基因,最后将完整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构建了Tth基因的表达质粒,使之适合在以大肠杆菌为寄主的细胞中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08.
50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中草药,以期为水产养殖业中防治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地榆等50种中草药对A.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25种中草药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地榆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mm以上,MIC为3.91 mg/mL,MBC为7.81 mg/mL;黄连等24种中草药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巴戟天等25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地榆对A.hydrophila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9.
外施硅肥与灌溉方式对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硅肥与灌溉方式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通过室内盆栽研究了外施硅肥与根灌对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病情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灌对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病害的抵制作用不明显并具分异性;对于患病较重的禾草,根灌会使病情加重。外施SiO2溶液可以显著减轻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和病害程度(P<0.05)。在试验设定的硅肥梯度(0、31、92、275 mg/m2)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病情的减轻愈显著。  相似文献   
110.
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内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 2007、药动学3P97和Kinetica 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的活性进行研究,为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30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单剂量口灌甲砜霉素后,药物在鲫鱼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1.5h,峰浓度(Cmax)为37.172 μg/mL,吸收速率(Ka)为1.523 h-1,分布半衰期T1/2(K)为0.455 h,滞后时间(TL)为0.02 h,消除半衰期T1/2(Ke)为16.712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4.28 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0~24h/MIC血清为32.41 h,Cmax/MIC血清为23.23.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61 ~46.20mg/kg为临床使用甲砜霉素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在水产动物中,用甲砜霉素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以46.20 mg/kg的剂量对发病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或口灌给药进行治疗,以8.61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来预防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