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6篇
  18篇
综合类   7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市场主体法,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将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公平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它既属于社会制度,又属于经济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很不完善,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社会矛盾日趋严重,社会风险日益增加、贫富差距过大、弱势群体缺乏基本保障等现实问题已构成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制约瓶颈。建立健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3.
罗先诚  罗鹏  王涛 《农业考古》2005,(5):104-10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促进农村文化朝着科学、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氛围和精神保障,是当前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确立正确的理论导向、批判性地继承吸收传统文化和泊来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农民法制意识等方面,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4.
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着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部分区域的稳定与发展。长期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不利于和谐社会建立。从流域长期稳定发展出发,相继启动了多项生态治理工程,使流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中游地区用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源头水源林实现了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目前,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存在上游林牧矛盾突出、灌木林恢复进展缓慢、中游水资源短缺危机加剧、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等问题。因此,要在区域水平上建立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协调林牧矛盾、建立生态农业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5.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其国  黄国勤  钱海燕 《土壤学报》2007,44(6):1127-1134
食品安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食品安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维护食品安全,就是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数量不足,合格率不高;二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食物中毒事件增多;三是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面临潜在威胁;四是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执法与管理力度不够。生态农业是当今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保护功能,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健康优质的安全食品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面临的食品数量、质量安全及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等方面,将发挥着重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障新世纪我国的食品安全,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全面应用与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重视实行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86.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是平衡、和谐、共生关系,但是,人类自身的活动却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甚至对立,束缚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保护生态环境,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共生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为此,对我国如何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共生关系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7.
李文婷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62-363
农民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它不仅事关农民工的民生福祉,也关系社会公平与正义,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主要分析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文化建设对农村整体发展的意义;讨论作为文化传播者和信息导航员的图书馆,如何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引导农民过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促进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89.
身份权是社会公民的最基本条件,是社会成员实现其公民权利和其他权益必不可少的前提。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民的完整公民身份权利保护制度,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国家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这样才能促使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促进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实现,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主力军,自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同时也应是和谐社会成果的受益人。能否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并提高农民的权利,直接关系到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效。其中,农民的“话语权”是农民实现其利益要求的最基本的权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