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篇
  29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5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血清2型猪链球菌(S.suis2)河南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型及cps2j全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扩增S.suis2毒力基因gdh、cps2j、mrp、ef 、sly、orf2和fbps,并对s.suis2的cps2j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gdh、cps2j、mrp、ef、sly、orf2和fbps基因在8个S.suis2分离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8)、100%(8/8)、62.5%(5/8)、75%(6/8)、87.5%(7/8)、100%(8/8)和100%(8/8);其中cps2j全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来源不同的S.suis2分离株同源性分别达98%和97%以上,以该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8株S.suis2河南分离株与国内外不同参考株同源性高,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我国蛋鸡J亚型白血病病毒(ALV-J)株来源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对2009年从我国6个省区蛋鸡场分离到的19株ALV-J的gp85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11个ALV-J参考株gp85基因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个ALV-J分离株的gp85基因长度为894bp~924 bp不等,分别编码298~308个氨基酸;各病毒株间gp85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1.3%~1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目前我国蛋鸡ALV-J分离株来源复杂,其中13个分离株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国内麻黄肉鸡株SCAU-0901亲缘关系较近;3个分离株与美国株ADOL-7501及国内白羽肉鸡株HN0001处在同一大的分支;而另外3个分离株则各自形成独立的分支,表明其gp85基因发生了较大变异.本研究表明,19个分离株与国内早期肉鸡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提示我国当前蛋鸡ALV-J株可能并非源自国内早期肉鸡ALV-J株,其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镰刀菌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分离的辣椒镰刀菌形态、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这些菌的同源性,为进一步开展该病害诊断和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采自辽宁省各地辣椒土传病害的16株病菌进行形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 引起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的主要镰刀菌有尖镰孢、茄镰孢、锐顶镰孢和串珠镰孢等4种,根据菌株分生孢子形态和rDNA ITS序列同源性,将ZW13、LY3、PJLJ、HC5、CY2、CY5、TLLJ、LY5、LY1菌株聚类为尖镰孢;FSLJ2和FSLJ3菌株聚类为茄镰孢;ZW和ZW18菌株聚类为锐顶镰孢;KPLJ、LZLJ、FSLJ1菌株聚类为串珠镰孢。[结论] 从分子系统树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看出镰刀菌同种同源性都很高,不同种之间同源性相对较低,种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4.
参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c)血清5型菌株序列ZA6774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转铁结合蛋白2(Tbp2)基因,得到1条1624bp的片段,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比较,与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从T-载体中切下目的片段后,定向克隆到pET32a( )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经诱导后,SDS-PAGE电泳,Tbp2高效表达,Western-blotting鉴定呈阳性。  相似文献   
65.
甘薯多酚氧化酶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多酚氧化酶(olyphenol oxidase,PPO)是一类核编码的铜金属酶,含有2个保守的铜结合区域(CuA和CuB),N端和C端部分缺乏明显的同源性。根据植物PPO的结构特点,从2个保守的铜结合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扩增了甘薯(Ipomoea batatas L.) PPO保守区之间的cDNA片段,测序表明该片段含595bp,编码195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了植物PPO的2个保守的铜结合区域,与葡萄(Vitis vinifer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蚕豆(Vicia faba)PPO保守区的同源性分别为71.3%,80.8%,79.8%,70.6%。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通过3'RACE和5'RACE的方法获得了甘薯PPO cDNA的3'和5'端的片段。最后根据保守区的cDNA片段,3'RACD片段和5'RACE片段的序列信息进行拼接,推导出甘薯PPO cDNA的全部序列信息。结果表明:甘薯PPO cDNA全长含1984bp,有完整的阅读框,编码588个氨基酸。另外5'非翻译区16bp,3'非翻译区202bp,其中包括1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AATAAA,以及1个含17个腺苷酸的ploy(A)尾。由甘薯PPO cDNA推导的氨基酸邓列由葡萄,番茄,马铃薯和蚕豆PPO 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它们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同源性同源性分别为49%,48%,47%和49%。  相似文献   
66.
1株野鸭源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的分子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8月采自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野鸭咽喉和泄殖腔拭子中监测到并成功分离出1株禽流感病毒。经亚型鉴定确定为H4N6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maliard/ZhaLong/88(H4N6)。携带该病毒的野鸭外观健康,为隐性带毒。对此株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的8个节段进行全序列扩增并测序,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不同来源的H4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了遗传变异关系及此株病毒的潜在致病力特点。  相似文献   
67.
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6C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E.coli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T~PCR扩增出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的σC基因,序列分析表明σC基因核苷酸数为810bp.编码26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29.4ku,DNAstar软件分析MW9710株的σC核苷酸序列和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株有93%的同源性,而与禽呼肠孤病毒的同源性仅在21%~25%之间,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是一类不同于禽呼肠孤病毒的新病毒。将σC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了表达产物与番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反应.表明σC基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为下一步研制番鸭呼肠孤病毒诊断试剂盒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8.
将番鸭细小病毒强毒株MDPV-Q经番鸭胚传代,获得致弱株MDPV-26,应用PCR技术扩增MDPV-26株的VP2基因片段,将扩增后的VP2基因重组到pMD 18-T质粒载体上,并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定结果及由该结果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MDPV-Q株及国外已发表的MDPV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MDPV-26与强毒株MDPV-Q的VP2基因序列及与国外分离株均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9.
从自然界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芝麻粕粗蛋白的菌株LQ,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构建了分子系统发生树,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结果表明:菌株LQ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47 bp,与芽孢菌属等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自然聚类,在检索出的芽孢杆菌序列中,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同源性达99%,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菌株LQ进行紫外诱变,其蛋白酶活力587.3 U/mL。  相似文献   
70.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H9N2亚型AIV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虽然毒力较H5N1亚型AIV弱,但自1966年HoMee从患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