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天然着色剂属于天然食用添加剂的一大类别,在我国,许多天然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且资源极其丰富。当前,开发应用天然食品着色剂正在成为国际化趋势。因此,有选择地种植这些天然着色剂,效益将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2.
关注蔬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蔬菜中一些特殊的对生命现象影响重大的微量或少量物质也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有的对健康有利,有的则有害——  相似文献   
93.
叶黄素在催化氧化降解反应中能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氧化降解产物,其组成成分基本上能通过GC以及GC-MS分析得以鉴定.结果表明,叶黄素在进行同步催化氧化降解反应过程中,还伴随有自身羟基的氧化和脱水作用,生成物中以酮类、醛类、醇类等含氧化合物为主,还有烯烃和芳烃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化合物是异佛尔酮、β -紫罗兰醇、二氢猕猴桃内酯、α -环柠檬醛、β -环柠檬醛、α -紫罗兰烯等.叶黄素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然后再断裂分解而形成含氧类化合物,而直接裂解、环化与脱氢作用后则形成烃类及芳烃类成分.  相似文献   
94.
 在40℃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了外源草酸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前3 d用5 mmol·L-1草酸处理叶片减小了高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下降幅度,而对气孔导度(Gs)没有影响。草酸处理可提高叶黄素循环库的大小和(A+Z)/(V+A+Z),并使高温胁迫下叶黄素循环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和(A+Z)/(V+A+Z)在胁迫后期的下降幅度减小。这些结果说明,草酸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含紫罗酮环的二羟基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保护眼睛、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
以羽衣甘蓝冻干粉末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羽衣甘蓝叶黄素粗品;选择中极性、弱极性、极弱极性的溶剂体系,进行粗品的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 MPa,主泵频率30 Hz,叶黄素粗品萃取量最高,达到32.43 mg/g;采用正己烷—乙醇—水(6:5:1.5)溶剂体系,纯化效果最好,得到纯度98.5%的羽衣甘蓝叶黄素。  相似文献   
97.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黄质为主)200 mg/kg组、包被普通叶黄素100 mg/kg组、包被转化叶黄素100 mg/kg组。以上述5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61 g的杂交鲶20 d。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叶黄素添加组鱼体背部皮肤、腹部皮肤黄度值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叶黄素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较转化叶黄素组显著提高20.3%、11.3%(P<0.05);添加100 mg/kg包被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与200 mg/kg普通叶黄素几乎相当;添加100 mg/kg包被转化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不及200 mg/kg转化叶黄素。上述研究表明,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优于转化叶黄素;普通叶黄素经包被处理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50%便能达到相同的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98.
玉米叶黄素的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超 《广东饲料》1998,(4):14-17
造成夏季肉鸡着色效果较差的原因较多,譬如:高温使肉鸡减少采食饲料及叶黄素的摄取;高温季节里肉鸡的病虫害明显增多,真菌毒素污染的机会也大为增加;等等。本文着重介绍玉米叶黄素(包括玉米蛋白粉)的基本特性与夏季肉鸡着色欠佳的问题。1.叶黄素含且的季节性变异:叶黄素(Xanthophyll)是含氧类胡萝卜素(Oxycarotenoids)的总称,包括黄体素(Lutein)和玉米黄质(Zeaxanthin)。它们属于含共轭双键的长链化合物,其化学性质极为不稳定。当玉米或玉米蛋白粉贮存时间过长或者贮存条件不适当时,它们在玉米或玉米蛋白粉中的含量就…  相似文献   
99.
100.
通过对万寿菊25份供试材料的鲜花产量、叶黄素含量及理论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F1(B×6-1)的鲜花产量最高(31 397kg/hm2),F1(B×13-1)次之(29 078kg/hm2);F1(B×13-1)的叶黄素含量最高(0.976g/kg),13-1品系次之(0.711g/kg);F1(B×13-1)的叶黄素理论产量最高(28.391kg/hm2),F1(B×6-1)次之(18.862kg/hm2);13-1品系是较好的亲本材料和育种材料,B×13-1是较好的杂交组合;杂交是提高万寿菊鲜花产量、叶黄素含量和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