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2篇 |
综合类 | 44篇 |
水产渔业 | 203篇 |
畜牧兽医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解史氏鲟幼鱼消化和胃排空之间的关系,在水温20.5℃的条件下,测定了体质量为(26.29±1.14)g的史氏鲟幼鱼的胃排空率,并比较分析了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对其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1)史氏鲟幼鱼的胃排空方式基本属于先慢后快再慢的方式;(2)通过比较线性、指数和平方根模型的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及残差的标准差(SDR),发现最适合描述史氏鲟幼鱼胃排空特征的模型是平方根模型,其方程为Y~(0.5)=1.366-0.042t(R~2=0.975,P0.001);由平方根模型可知,史氏鲟幼鱼的胃排空率为0.042 g/h,50%胃排空的时间(食欲恢复50%)、80%胃排空的时间(食欲基本恢复)和99%胃排空的时间(食欲完全恢复)分别为9.53、17.98、29.27 h,即史氏鲟幼鱼在饱食投喂9.53~17.98 h后食欲最少恢复一半。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建议史氏鲟幼鱼的投饲时间间隔设定为9.53~17.98 h,投饲频率为1.33~2次/d,这样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2.
183.
史氏鲟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养殖放流等技术措施进行物种保护工作。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每年向黑龙江放流5万尾7cm以上史氏鲟幼鱼。在史氏鲟幼鱼培养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史氏鲟机体病变。由于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历史较短, 相似文献
184.
人工饲养史及鲟仔鱼和细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苗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85.
一、鲟鳇鱼资源概况史氏鲟(又名七粒伏子)、达氏鳇(又名大鳇鱼)俗称鲟鳇鱼,是黑龙江鱼类特有的珍稀物种,是淡水鱼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鳇鱼的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鲟鱼需9年,鳇鱼需16年才能性成熟产卵繁殖。群 相似文献
186.
史氏鲟原产于黑龙江流域 ,属半冷水性鱼类。由于其驯化南移养殖成功、市场价格较高 ,发展前景看好 ,因而近年来投资鲟鱼养殖的人越来越多。有关史氏鲟养殖驯化技术的报道 ,比较多见 ,但关于史氏鲟疾病的预防、治疗方面的报道尚较少 ,实际养殖生产中遇到病害 ,治疗往往仅凭经验来处置 ,因而给生产造成不少损失。本人就史氏鲟在人工养殖过程中 ,几种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小结 ,供读者参考。1 小瓜虫病1 1 症状肉眼观察患病鱼 ,体表有白色小点 ,尤以鳃和鳍条处严重。患病鱼消瘦 ,游泳能力减弱。镜检病灶可见寄生病原体小瓜虫。1 2 危… 相似文献
187.
鲟鳇杂交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13℃水温下,对达氏鳇、史氏鲟亲鱼注射DOS(自行研制)、17α-羟基-20β双羟基孕酮(17α-20βp),在水温16~18℃时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流水刺激,诱导亲鱼排卵、排精。效应时间为8~18h,催产率100%、杂交受精率93.7%。采用全人工饲料进行开口试验和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85.7%开口成活率和77.33%的育苗成活率。生长曲线表明:不论是体长还是体重,50日龄前增长缓慢,50~100日龄则速度增长较快。经100d饲养,平均体长达29.5cm,平均体重达72.54g。 相似文献
188.
史氏鲟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隶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是黑龙江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淡水定居种类。鲟鱼是古老的生物类型,世界上约有28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所有鲟鱼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有的已近灭绝[1,2]。我国有8种鲟鱼,其中黑龙江2种,即史氏鲟和达氏鳇。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史氏鲟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鲟鱼养殖种类。有关史氏鲟人工养殖、基因组DNA含量、胚胎发育等国内有较多研究,而对受精生物学方面研究尚未见报道。特殊… 相似文献
189.
随机选取4月史氏鲟幼鱼380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吻长、尾长、尾柄高、眼径、眼后头长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史氏鲟4月龄幼鱼外部形态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明确了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全长、体高、眼径、尾柄高;全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395**),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5.60%);眼径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160**),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4152);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Σd=0.882,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全长、体高、尾柄高和眼径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2.751+3.018x1+12.472x2+50.765x3+35.335x4。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