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史氏鲟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养殖放流等技术措施进行物种保护工作。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每年向黑龙江放流5万尾7cm以上史氏鲟幼鱼。在史氏鲟幼鱼培养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史氏鲟机体病变。由于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历史较短,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了不同盐度海水驯养中史氏鲟血清激素催乳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渗透压的调控作用.随着海水盐度逐渐升高,史氏鲟催乳素含量随之下降.从淡水刚进入海水中时史氏鲟的皮质醇含量下降,在进入盐度为25的海水中皮质醇含量上升.驯养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变化较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在进入海水中后有所升高.这5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增强史氏鲟对海水的适应性和渗透压调节能力,其中催乳素和皮质醇对渗透压调控起主要作用.史氏鲟经海水驯养后进行海水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3.
一、鲟鳇鱼资源概况史氏鲟(又名七粒伏子)、达氏鳇(又名大鳇鱼)俗称鲟鳇鱼,是黑龙江鱼类特有的珍稀物种,是淡水鱼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鳇鱼的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鲟鱼需9年,鳇鱼需16年才能性成熟产卵繁殖。群  相似文献   
164.
鲟鳇杂交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13℃水温下,对达氏鳇、史氏鲟亲鱼注射DOS(自行研制)、17α-羟基-20β双羟基孕酮(17α-20βp),在水温16~18℃时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流水刺激,诱导亲鱼排卵、排精。效应时间为8~18h,催产率100%、杂交受精率93.7%。采用全人工饲料进行开口试验和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85.7%开口成活率和77.33%的育苗成活率。生长曲线表明:不论是体长还是体重,50日龄前增长缓慢,50~100日龄则速度增长较快。经100d饲养,平均体长达29.5cm,平均体重达72.54g。  相似文献   
165.
研究了不同盐度海水驯养中史氏鲟血清激素催乳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渗透压的调控作用.随着海水盐度逐渐升高,史氏鲟催乳素含量随之下降.从淡水刚进入海水中时史氏鲟的皮质醇含量下降,在进入盐度为25的海水中皮质醇含量上升.驯养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变化较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在进入海水中后有所升高.这5种激素协同作用,共同增强史氏鲟对海水的适应性和渗透压调节能力,其中催乳素和皮质醇对渗透压调控起主要作用.史氏鲟经海水驯养后进行海水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6.
鉴别史氏鲟性别的两种创伤手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鉴别史氏鲟性别的2种创伤手术---穿刺技术和腹腔外科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穿刺技术虽然比腹腔外科手术迟一年鉴别出史氏鲟鱼性别,但穿刺技术具有愈合伤口更早、日增重量更多和成活率更高的优点,建议鲟鱼养殖业者优先选择穿刺技术用于史氏鲟性别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7.
随机选取4月史氏鲟幼鱼380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吻长、尾长、尾柄高、眼径、眼后头长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史氏鲟4月龄幼鱼外部形态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明确了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全长、体高、眼径、尾柄高;全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395**),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5.60%);眼径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160**),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4152);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Σd=0.882,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全长、体高、尾柄高和眼径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2.751+3.018x1+12.472x2+50.765x3+35.335x4。  相似文献   
168.
本实验研究了低蛋白(28%)水平下饵料中不同脂肪含量(4.63%、8.46%、11.34%、14.79%、17.38%)对史氏鲟摄食生长的影响。实验40d后,各组史氏鲟的日均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SGR)差异显著。其中脂肪含量为4.63%时史氏鲟日均摄食率最低、SGR较高。因此,在低蛋白水平下,脂肪含量为5%~8%的饵料对史氏鲟生长最适宜。这可能在低蛋白、低脂肪条件下,鲟鱼能利用一定量的淀粉而起到节约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9.
本文报道了史氏鲟饲料脂肪最适含量的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蛋白质含量41%)和等能量的(11.2MJ/kg饲料)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25d。试验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以脂肪含量7.6%~9.6%的4、5组饲料最佳,比脂肪含量分别为1.6%和3.6%的1、2组饲料差异显著,但与脂肪含量分别为5.6%和11.6%的3、6组饲料差异不显著。如果考虑到饲料成本,把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合量设定在8%左右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0.
史氏鲟隶属硬骨鱼纲、鲟形目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 ,也是生长较快的大型经济鱼类 ,肉厚骨软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们的研究表明 ,饲料质量的优劣及投饲管理方法对鲟鱼生长及养殖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鱼及饲养方式试验在温室水泥池中进行 ,水泥池规格为 12m× 12m ,水深 0 5~ 0 8m ,共计 12口池 ,分成 4组 ,每组 3口。放养量 10尾 /m2 ,放养规格 :10 0g/尾左右 (30cm/尾 ) ,放养前三天用高锰酸钾溶液 (2 0mg/L)进行鱼池消毒 ;鱼种以 2 %食盐水浸泡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