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史氏鲟繁殖生物学作了分析,其中最小的繁殖个体体重3.5kg,体长54cm,认为自然产卵群体当前呈趋小现象。人工催产采用17нα-羟基-20β双羟孕酮等诱导史氏鲟在低温下(8.5-13℃)产卵,获得产卵率100%和受精率92.3%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史氏鲟全人工繁殖研究--Ⅰ.精子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育并达到成熟的史氏鲟雄鱼,人工摧情获得精液。本介绍对精子生物学特性的观测结果,其中包括:透视电镜下观察到的精子形态结构,精子快速泳动时间和寿命,精液的质量密度和精子密度,同时与野生雄鱼精子活力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3.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06,28(3):185-18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骨骼畸形和体型正常的人工养殖史氏鲟脊椎、骨板、鳍条、鳃、肝脏、肾脏、肌肉中锰、铜、铁、镉、铅、锌等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分布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畸形和正常史氏鲟身体各部位中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金属积累不是造成人工养殖史氏鲟畸形的主要原因。畸形和正常人工养殖史氏鲟体内重金属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基本一致,锰和铅主要分布在脊椎、骨板、鳍条和鳃等骨化组织中;铁和铜在体内主要蓄积在肝脏中;锌和镉在体内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04.
<正> 由水利部葛洲坝中华鲟人工繁殖实验站,黑龙江省科学院特种水产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产研究站等联合攻关的史氏鲟人工繁殖科研项目,1988年6月在其实验基地—黑龙江畔的勤得利农场进行实验获得成功。史氏鲟是黑龙江中珍贵的经济鱼类。为了解决其资源逐年减少的问题,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05.
2000~2001年,我们进行了史氏鲟孵化、育苗、养成及海水驯养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史氏鲟孵化及育苗1.1 材料及设施1.1.1 水源 水库水源,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经沙滤处理后pH为6.9,水温19~26℃,溶氧为  相似文献   
106.
万辑 《水利渔业》2002,22(3):9-9
史氏鲟属底层冷水性鱼类 ,栖息于沙质水域 ,喜清净水质 ,耐低温 ,适宜生存水温 1~ 33℃ ,生长最佳水温 2 0~2 4℃ ,pH值 7~ 8,适宜溶氧高于 6mg/L ,在水温达到 4℃时开始摄食 ,水温超过 30℃时食欲减退。史氏鲟为肉食性鱼类 ,在自然界鱼苗和鱼种阶段以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为食 ,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逐步转为小型鱼、虾为食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 ,经驯化的鲟鱼苗及成鱼均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1 经济价值近几年史氏鲟养殖在我国发展迅猛 ,它具有个体生长速度快、遗传可塑性大、寿命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其肌肉部分含有人体必需的 10…  相似文献   
107.
张峰  李晔 《科学养鱼》2002,(4):16-16
我场引进史氏鲟水花进行人工驯养培育,以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满足市场对史氏鲟的需求,同时探索史氏鲟在西北地区驯养的技术要点。一、材料和方法1.驯养条件(1)养殖地点宝鸡市冯家山水库渔场室内鲟鱼养殖场。(2)水质环境水源来自冯家山水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标准。水域内全年平均水温11.8℃,溶氧量>6毫克/升,pH值7.5~7.8。(3)鱼池条件直径为2米的圆形瓷砖结构固定式流水池,池高50厘米,有自动化的供、排水系统和能在50厘米之间随意调节池水高度的溢流水系统。供水闸阀可与鱼池之间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108.
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陆文龙,从2002年开始利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史氏鲟,每年都获得较高收益,成了远近闻名的高效渔业示范户。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不同饵料蛋白水平(28.13%、31.60%、35.93%、41.11%)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ki)幼鱼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蛋白水平对史氏鲟幼蛋白生物价(BV)及蛋白效率(PER)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的氮收支。在低蛋白水平(28.13%)鲟鱼的尿氮(UN)显著低于其他高蛋白组(31.60%、35.93%、41.11%),生长氮(GN)显著高于其他组,而特定生长率和31.60%的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均高于其他料组。说明在低蛋白水平下,鲟鱼能够通过降低尿氮而充分利用有限氮源来用于生长,这可能与鲟鱼长期的进化适应有关。因此建议建议史氏鲟幼鱼的饵料蛋白水平在28%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0.
黑龙江省博物馆海洋世界于2004年建立,黑龙江史氏鲟也于同年在海洋世界落户。史氏鲟是黑龙江省所特有的国家二经保护水生物,是国家的宝贵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