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56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1096篇
林业   1745篇
农学   1521篇
基础科学   939篇
  1444篇
综合类   14964篇
农作物   964篇
水产渔业   2086篇
畜牧兽医   7745篇
园艺   2646篇
植物保护   832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771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937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820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1562篇
  2013年   1569篇
  2012年   2089篇
  2011年   2130篇
  2010年   2062篇
  2009年   2011篇
  2008年   2262篇
  2007年   1931篇
  2006年   1520篇
  2005年   1579篇
  2004年   1213篇
  2003年   1189篇
  2002年   865篇
  2001年   847篇
  2000年   709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由于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并且随着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可能会出现局部采补失衡的情况,研究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十分有必要。基于姜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所得参数,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姜堰区水文地质数学模型,并通过不断调试参数使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拟合情况较好,证明建立模型合理有效,能真实地反映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可用于姜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以水位为控制目标,预测未来2030年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结果表明,现状开采条件不变情况下,2030年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67.04万m~3/年;并与现状实际开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为76.41,远远大于1.2。表明现状开采条件情况下,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仍具有一定的开采空间。因此,应严格按照浅层地下水剩余资源量分区图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指导,针对有开采潜力区进行科学合理布井。  相似文献   
982.
为筛选出可产抑菌肽的芽孢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划线的方法从土壤、泡菜、湖泥等10种样品中分离纯化菌种,利用抑菌圈法筛选出有4株抑菌性的芽孢菌,对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J11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rDNA测序鉴定,表明其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并进一步测定J11的抑菌谱,结果表明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溶酪巨型球菌、戊糖片球菌、瑞士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尤其对溶酪巨型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0.13 mm,抑菌作用非常明显。J11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对常见的致病菌和腐败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性,在食品保藏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安徽农业科学》2020,(1):39-41
[目的]研究基因型对粳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对16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进行了花药离体培养。根据其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筛选花药培养力强的优良粳稻品系。[结果]17y155适用为花药培养F1代的亲本,在水稻花药培养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结论]该研究对水稻花药培养高效体系的建立以及创制优良水稻新品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4.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偏重西方文化信息和知识的输入,而中国文化较少涉及或缺失,导致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能够拓展和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中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85.
【目的】对浙江地区采集的野生桑黄菌株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探讨其培养特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桑黄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野生桑黄菌株(编号SA-1)进行鉴定;基于ITS1-5.8S-ITS2序列,对菌株SA-1和桑黄孔菌属的桑树桑黄、高山桑黄、锦带花桑黄、杨树桑黄、环区桑黄、小孔忍冬桑黄、暴马桑黄共8个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分析;设置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开展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培养因子对桑黄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运用L_9(3~4)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野生菌株SA-1鉴定为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e sanghuang),但其与桑黄孔菌属中其他6个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远。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桑树桑黄和菌株SA-1聚为一类(bootstrap=100%),其他6个菌株聚为另一类。单因素试验确定SA-1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7.5℃,最适pH为7.0,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KH_2PO_4;经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 g/L,蛋白胨4 g/L,KH_2PO_4 1 g/L,培养温度30℃。【结论】确定浙江地区采集的野生桑黄菌株为桑树桑黄(S.sanghuang),并初步筛选出了该菌株的适宜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986.
城市传播作为城市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其自身的历史进路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2001—2018年我国城市传播的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这一可视化工具,可直观量化地观察并提炼出该领域从起步到探索、丰富、发展、拓展和深化的多个阶段。经过近18年的研究积累和学术共同体的推进,城市传播愈发成为我国传播学界的热点,研究视野从形象传播逐渐发展为可沟通城市等更深广的议题。随着各类城市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城市传播要积极拓展更多的研究领域,尤其是要注重立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并以此引领城市传播理论的全面升华。  相似文献   
987.
为探索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中空气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林分,选取徐州石灰岩山地4种典型林分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沉降法研究林分中细菌含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同步监测温湿度、风速、PM2.5和空气负离子浓度,分析空气细菌含量及其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细菌含量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除冬季日变化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趋势,其他季节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2)不同林分类型空气细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看,苦楝林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3)细菌含量与空气湿度和PM2.5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空气负离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苦楝林的抑菌效果最好,湿度、PM2.5和负离子是影响空气细菌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此地城市保健林的营建以及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8.
以棉花幼苗下胚轴和茎尖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合成抑制剂,观察棉花下胚轴生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以及对茎尖分化的影响,探究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对棉花脱分化及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显著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成,加快生根,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愈伤组织POD及SOD的活性。当茉莉酸合成抑制剂浓度为0.075 mg·L~(-1)时,对生根及愈伤组织形成方面作用效果最显著。而在茎尖培养过程中,2.0 mg·L~(-1)的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在棉花茎尖培养初期对分生组织分化起显著促进作用,棉花生长量最大,植株SOD酶和POD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989.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