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9篇
  13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正>温带的春天,最美的景象,莫过于百花盛开了。尤其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有时令人感到压抑的冬季,在日渐舒适的气候中,在绿色由嫩渐深的春光中,各种花儿由怯生生地渐次开放到众花齐放,仿佛是瞬间把大地装扮得妩媚妖娆,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好的心情。我工作的院子里,有桃花、玉兰、樱花、海棠、丁香等,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花儿,它们的开放  相似文献   
32.
陶渊明有些文学作品与古代礼制礼义有关,可以称为礼文学。对陶渊明的礼文学作了全面研究,发表了一些意见。认为陶渊明的诗文确实有独特的风格,在礼文学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33.
楠溪江,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它位于温州永嘉境内,南北纵贯,绵延数百里,有大小景点800多个。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曾做过永嘉太守,他虽然仕途不顺,失意苦闷,但秀美空灵的永嘉山水曾一度抚慰了他的心灵,成就了他大量的优美山水诗作,  相似文献   
34.
书院园林景观以园林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楹联等作为景观元素,以"情景交融"为造景思想,在景观营造中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意境,对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江苏古代书院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自然环境为基础,借鉴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从园林建筑、山水景观、植物景观、园林意境4个方面,对江苏古代书院的景观营造展开分析,总结和归纳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中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5.
王祖成 《花卉》2008,(8):46-46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暑难熬,动辄汗流夹背。古人没有电扇、空调。但文人墨客也有他的纳凉妙法,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36.
37.
“耕为农事之首”,“欲求足食之道,先明力耕之法”。我国古代就高度重视土壤耕作在农业增产中的重要作用,先民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土壤耕作的经验,并把直观经验上升为土壤耕作理论和技术,本文以历史时代为线索,对我国古代土壤耕作理论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当今土壤耕作科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作者在搜集、归纳、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的概念,并依其发展,首次把其形成过程划分为崇拜自然阶段及自然平等和谐相处阶段。在崇拜自然阶段中,又划分为神化自然及崇拜自然两个时期;平等和谐相处阶段,分为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并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几个时期。同时论述了古代生态伦理观在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及对确立当代生态伦理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探讨了中国古代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模式,分析了其对当时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产生的作用,为建立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刘志惠  张娟 《中国食用菌》2019,(5):I0017-I0017
我国有着悠久的园林建造历史,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墅,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园林专业已经突破了古代园林的建造范围,而是有着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拓展自己的视野,努力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园林设计和规划,同时结合自身传统,开辟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建造典范。为此,掌握园林专业英语,不失为放眼看世界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