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1篇
  13篇
综合类   502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古代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中国花鸟画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单就它所包含的工笔与写意两种不同的画法而言,早在唐代就已形成。花鸟画发展到五代,逐渐形成了以黄筌为代表的“皇家富贵“和以徐熙为代表的“徐熙野逸“两大派别。花鸟画发展到北宋,其前期仍多盛行黄氏画风,中后期则出现了一些钟情于野景野趣的画家。他们不仅注重写生,而且还善于表现运动中的禽鸟和花草的姿致。如崔白的《禽兔图》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板栗栽培史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原产于中国,是中国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栽培历史至少有6000年以上。中国板栗品种丰富,分布广泛,无论南方北方,大部分省份均有栽培。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通过相关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对中国板栗的起源、古代栽培技术、古代分布以及利用价值和储藏技术作了略约阐释。  相似文献   
103.
对上自三代下至清末的古代花木文献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内容、特色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3,(3):130-134,174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105.
刘萍  徐光明 《农业考古》2012,(3):141-143
一、农业生产与技术特征对农具开发设计的影响农业与国家的食物安全紧密相关,这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技术投入很大一部分由国家来完成,降低了市场参与技术创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对农具的开发效率。农业技术本身的特征除了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产品特性外,还具有技  相似文献   
106.
论中国古代农业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明 《甘肃农业》2005,(12):192-19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社会大分工进一步深化,将农业进一步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使农业进一步分化为多层次、多系统的产业结构,成为我国古代产业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分不同历史阶段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我国古代农业进而了解我国古代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影响,古为今用,对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极其重要的一个大型遗址,是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地点.本研究利用古DNA技术,从15个陶寺遗址出土黄牛个体样本中得到13个真实可靠的线粒体DNA高可变区序列,均为普通牛,其中12个序列属于T3世系,1个属于T4世系.从mtDNA世系分布上看,陶寺T3世系古代黄牛起源于近东地区,少量T4个体可能来自东北亚地区.12个T3世系的序列分属4个单倍型H1-H4,其中H1和H2在现代黄牛中有着广泛分布,表明黄河中游地区古代黄牛基因存在遗传连续性,对现代黄牛具有很大的遗传贡献;但H3和H4仅为陶寺古代黄牛所独有,没有现代黄牛分享该单倍型,也反映部分陶寺遗址古代黄牛的基因并没有完全遗传下来.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大量的古籍及相关文献,系统研究了我国古代对贮藏物害虫防治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分析了"密闭法"、生态因子调控法、利用植物性杀虫物质进行处理、以及采用药物和物理曝晒相结合等方法对害虫控制的原理;探讨了现代仓虫防治技术的历史渊源;指出挖掘和深入研究古代储藏害虫防治的措施并加以协调运用,对于开展当今贮藏物害虫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农业考古》2015,(1):4
<正>一、《农业考古》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以学术性为主,兼顾资料性、知识性,欢迎着重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化学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论文、简报及调查报告等稿件,也欢迎其他关于国内外农业史方面的文章。二、《农业考古》为双月刊,其中第1、3、4、6期为综合性(农、林、牧、副、渔等)农史研究,第2、5期  相似文献   
110.
七夕风俗     
乞巧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传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