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在探明湖南省冬夏两季茯砖茶发花期间真菌种群的生长特性及演替规律的基础上,试验对分离鉴定的27株真菌微生物开展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等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不同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情况。结果表明,所有的发花微生物均能在茶汁培养基上生长,在不同碳、氮源的培养基上以单糖、二糖和有机氮源为碳、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利于产孢,发花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超过30℃或低于25℃将会抑制生长。但不同发花微生物个体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别,表明不同季节茯砖茶发花微生物的种类和演变规律与发花微生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存在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2.
微生物与茶叶及茶制品的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桦 《贵州茶叶》1993,(2):36-37,18
  相似文献   
43.
将莓茶与黑茶以不同配比得到系列莓茶黑茶复合物,接种冠突散囊菌发花,探究“金花”莓茶复合黑茶的抑菌能力及品质成分变化。通过纸片抑菌试验,感官审评及HPLC分析方法,发现复合茶对青霉初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青霉快速生长其抑制作用减弱,对其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显著,对黑曲霉生长不能起到有效抑制。莓茶复合发花黑茶较不发花黑茶,味更醇,色泽更艳;生物碱、总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P <0.01);GCG含量显著增加,莓茶复合发花黑茶样比黑毛茶样含量上升了1927.31%(P<0.01);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加,上升幅度最大为462.69%(P <0.01)。  相似文献   
44.
茯茶属于后发酵茶,发花工艺是茯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序。发花过程中茶叶生化成分在湿热作用、微生物作用和酶促作用下发生剧烈复杂变化,这些生化成分的综合变化和协调为茯茶独特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影响茯茶发花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发花工艺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合理调控茯茶发花提供探索方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LJSC.2005对湖南茯茶主体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由湖南主要茶树品种制成的6个黑毛茶及其通过冠突散囊菌LJSC.2005统一发花获得的发花散茶进行品质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与黑毛茶相比,发花散茶金花满披、色泽加深,条索更加平伏、卷紧,茶汤颜色加深,滋味由涩味转为醇和,香气由晒青毛茶花果香、七星灶松烟香转化为浓郁纯正的菌花香。生化成分分析表明,发花散茶黄酮、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槲皮素等滋味成分含量较黑毛茶普遍下降,可溶性糖和杨梅素有下降趋势。HS-SPME/GC-MS分析结果中,所有茶样共检测到71种香气成分,其中碳氢化合物14种、醇类16种、醛类10种、酮类10种、酯类6种、酚类4种、内酯类1种、含氮化合物6种、含氧化合物4种。苯乙烯和异丁酸叶醇酯为黑毛茶共有香气成分;(E)-芳樟醇3,7-氧化物、异植物醇和苯乙酮为发花散茶共有香气成分。与黑毛茶香气成分相比,水杨酸甲酯、(E)-氧化芳樟醇(呋喃类)、(E)-芳樟醇3,7-氧化物、β-紫罗兰酮、异丁酸叶醇酯等16种成分为冠突散囊菌LJSC.2005发花后特征香气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