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林业   1088篇
农学   302篇
基础科学   657篇
  530篇
综合类   3044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338篇
畜牧兽医   2082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问题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拟计算了未来2×CO_2气候情景下我国南方两种种植方式下(自动灌水和雨育),双季稻和单季稻气候生产力的变化,得出了在现有品种不变前提下水稻气候生产力普遍有所下降的结论.造成下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生育期缩短、呼吸消耗加大和光合作用减弱,尤以双季稻更明显.考虑了大气中CO_2浓度提高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正效应,这种下降又有不同程度的减缓.  相似文献   
99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内外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因子 ,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容许流失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理论分析、试验观测、外业调查的基础上,从黄土成土速度、坡耕地表土养分平衡、保持坡耕地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黄河河道的容许来沙量、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土壤培肥和施肥能力的巨大潜力等角度综合分析,确定2.00t/(hm~2·a)作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耕地的土壤容许流失量,在较长时期内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4.
红壤稻田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湘北红壤稻田系统4种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N、P、K养分输出为稻-稻-油种植制度>稻-稻-油(肥)种植制度>稻-稻-肥(紫云英)种植制度>稻-稻种植制度;N盈余量以稻-稻-肥种植制度最大,达18.4kg/hm2*,稻-稻-油(肥)种植制度基本维持平衡,稻-稻种植制度表现亏缺,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最大,达38.9kg/hm2*;4种种植制度P和K均有亏缺,但以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大,分别为11.2kg/hm2*和118.7kg/hm2*,稻-稻-肥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小;稻-稻-肥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稻-稻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小,有机质呈现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双土槽试验研究的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分析梁峁坡面各侵蚀带之间侵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机理,将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利用供沙土槽和试验土槽双土槽径流小区,研究不同上方汇流含沙量、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地表面条件下的黏黄土陡坡面(15°)上方汇流汇沙,对坡下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方汇流汇沙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有重要影响,上方来沙不但被径流全部搬运,而且上方来水在试验土槽引起了净侵蚀产沙量,坡面侵蚀现象为侵蚀-搬运过程占主导地位。对于疏松土和紧实土处理,上方汇流引起坡下方的净侵蚀产沙量,分别占试验土槽全部产沙量的31.1%-97.3%和45.1%-89.7%。上方汇流引起坡下方净侵蚀产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受土壤容重和下垫面细沟侵蚀发展过程的综合影响。土壤容重影响坡面侵蚀的发生和发展,而坡面侵蚀产沙过程与细沟发育过程相对应。  相似文献   
996.
 研究林下植被对不同密度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可以为造林营林中的密度调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等,提供理论根据。为此,对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14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林6种造林密度(1.5m×2m、1.5m×3m、1.5m×4m、1.5m×5m、1.5m×6m、1.5m×7m)林分的土壤水分、林下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观测,同时,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不同密度林内的树木生长情况和林下植物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小的林分内,各小环境指标均优于密度大的林分,其中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的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刺槐林地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渐渐出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龄人工林土壤干化的现象,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减少,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且逐步由以鹅观草(Roegneriakamoji),小菅草(Themedaminor)为典型的中生植物,向以角蒿(Incarvilleasinensis),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为典型的旱生植物过渡,反映出林分内的小环境条件随林分密度变化的特征。因此,在半干旱区造林和营林中,密度不可过大,以便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阿灭净在菠萝与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相色谱(GC-NPD)分析技术测定除草剂阿灭净在菠萝与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GC-NPD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0.0232ng,菠萝及土壤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2mg/kg和0.005mg/kg,GC-NPD方法回收率分别为87.23%~92.10%和88.80%~93.77%。喷施阿灭净80%WP4800g(a.i/)hm2,处理检测出菠萝与土壤中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1448~0.1646mg/kg和3.3318~3.5536mg/kg,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9.17~29.45d和25.75~30.68d,按阿灭净用量4800g(a.i/)hm2施药菠萝1次,间隔期为10d,菠萝果实残留量2年分别为0.1646mg/kg和0.1448mg/kg,参照欧共体的MRL值0.2mg/kg,按上述阿灭净剂量方法施用菠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8.
黄土半干旱区不同密度人工白榆林消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340-342
  相似文献   
999.
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树森木材积的增长过程,建立了标准材积增长曲线,确定光能利用系数的时间演变。以地区辐射资料计算不同年龄的树木光合生产潜力,并利用湿润系数和日最高、最低温度建立了水分和温度订正函数,最终建立了森林气候生产力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CropSyst作物模型在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的校正和验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CropSyst作物模拟模型进行修订和验证,应用该模型对松嫩平原黑土区主要作物的生产潜力进行了模拟,并对作物生产力模拟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主要作物的经济产量、全生育期蒸散量、收获时的地上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3.59%(小麦地上生物量)~8.02%(小麦产量),模拟性能指数EF最小为0.76(玉米蒸散量),最大为0.90(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