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89篇
  11篇
综合类   5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50篇
畜牧兽医   133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离散元法进行颗粒饲料后喷涂、冷却、输送、仓储、饲喂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过程仿真分析时,需要建立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并通过测定休止角来标定离散元参数,用以测定休止角的传统装置与方法,存在样品用量多、测定繁琐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入截面法的休止角测定装置与方法,通过颗粒堆积体截面的轮廓线直接获取休止角,从而进行休止角的模拟与测定。建立与颗粒饲料形态相近的离散元模型,借用GEMM(Generic EDEM material model database)数据库获得离散元模型参数范围。以滑动摩擦因数X1、碰撞恢复系数X2和滚动摩擦因数X3为试验因素,以颗粒饲料堆积休止角Y1为评价指标,按照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3个因素以堆积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以颗粒饲料休止角真实测得值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优化后的标定参数组合:颗粒饲料间滑动摩擦因数为0.41,碰撞恢复系数为0.53,滚动摩擦因数为0.08。以此优化解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预测休止角为29.43°±0.70°,误差为3.1%,休止角仿真和试验在堆积角度和形态上相似度较高。结果表明了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建模与休止角测定试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利用单螺杆挤压机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颗粒饲料的加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找出各影响因素及其间的交互作用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再挤压成形,经分析测试,该方法可明显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有利于动物消化率和采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
降低颗粒饲料粉化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放 《饲料博览》1993,(4):24-27
随着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颗粒饲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营养性和使用便利等明显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各饲料生产企业也抓住时机,利用各类颗粒生产设备,加工各种畜禽、鱼虾及特种动物用颗粒饲料,但从目前状况看,由于对颗粒生产技术掌握不够,加之目前国内尚无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国家标准。因此,在实际颗粒料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颗粒饲料的粉化就是其  相似文献   
94.
2006年9月27号,某猪场2窝35日龄断奶仔猪(一窝16头,一窝13头),改喂仔猪全价饲料。不久陆续出现腹泻、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多、粪便呈灰褐色或黄色稀状、体温升高到41℃,鼻镜干燥、精神沉郁、目光呆滞,而且病情发展迅速,使用痢菌净、  相似文献   
95.
冯国民 《新农村》2007,(4):21-21
绿壳蛋鸡属我国稀有特禽品种,养殖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1.食性广杂,生长速度快绿壳蛋鸡喜食五谷杂粮、青草和菜叶等,可采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饲喂。一般草类饲料占日粮的30%左右。也可饲喂配合饲料或全价颗粒饲料。成年产蛋的绿壳蛋鸡每日采食全价颗粒饲料60克左右,比普通家鸡节省饲料50%。绿壳蛋鸡从出壳至3月龄,体重可达1.2千克,料重比为3.8:1左右。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秸秆型颗粒饲料的部分最优加工参数,为甘肃省河西地区加工生产秸秆型颗粒饲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两种类型的秸秆型颗粒饲料:(A)秸秆颗粒饲料和(B)秸秆精粗颗粒饲料,通过研究不同组别的秸秆型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制粒水分、秸秆粉碎粒度、粘结剂添加比例、干燥冷却时间等因素对颗粒密度、成型率及水分等指标的影响,建立回归方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确定两种秸秆型颗粒饲料的最优加工参数.[结果]当制粒水分为16.63%、秸秆粉碎粒度为5.0 mm、粘结剂添加比例为0.58%、干燥冷却时间为15.74 min时,秸秆颗粒饲料3个成品指标的综合效果最佳;当制粒水分为12.00%、秸秆粉碎粒度为2.0 mm、粘结剂添加比例为1.92%、干燥冷却时间为25.00 min时,秸秆精粗颗粒饲料3个成品指标的综合效果最佳.[结论]在制粒机本身性能不变的条件下,饲料配方、粉碎粒度、调质及冷却干燥时间等因素对秸秆型颗粒饲料质量指标均有一定影响;利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设计试验,可在取得较好代表性结果的同时减少试验工作量,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97.
在大规格青虾养殖技术研究过程中,我们在青虾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各种寡糖,旨在提高青虾养殖过程中的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促进青虾生长。本试验采用的寡糖技术是由中科院生物局提供的,其下的微生物研究所在应用领域中占有领导性的地位。在糖链的生物学意义研究、寡糖医药保健品、寡糖饲料添加剂的研制等方面,已经有较多的工作积累,并具备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异麦芽寡糖、壳寡糖等生产技术,已运用到海水对虾养殖中。本次试验我们在中科院生物局段子渊先生的帮助和指导下,采用了壳寡糖、半乳甘露寡糖及混合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现将两年的应用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近日,镶黄旗受到大雪降温的侵袭。为切实做好抗灾减灾工作,帮助受灾牧民和刖难群众缓解生活困难,镶黄旗林业局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捐赠,职工积极响应。林业局领导班子将9700元捐款送到帮扶的文贡乌拉苏木巴音查干淖尔嘎查灾民手中,并为24户牧民购买了3450公斤优质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99.
秸秆配合颗粒饲料制粒加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秸秆配合颗粒饲料的制粒加工工艺参数,为新疆秸秆配合颗粒饲料的生产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分析配合颗粒饲料在制粒过程中精粗料配比、原料含水率、原料的粉碎长度及喂料速度多种因素,对秸秆配合颗粒饲料成型后颗粒的密度、粉化率及成型率等指标的影响,确定秸秆配合颗粒饲料主要加工工艺最优参数。【结果】(1)原料精、粗料比例小于5∶5时,成型率大幅度升高,粉化率大幅度降低。精、粗料比例大于5∶5后成型指标均不理想,甚至出现不成型情况,原料从颗粒机中以粉碎后的状态直接流出。当精、粗料比例为2∶8时,颗粒饲料的密度、成型率均达到最高值,粉化率最低。(2)原料含水率为12%时,颗粒饲料密度、成型率均最高,粉化率最小。(3)原料粉碎长度≤3 mm,颗粒饲料密度及成型率达到最高值,粉化率最低。【结论】(1)颗粒成型效果最好的原料含水率在10%~14%,以12%的原料含水率最优。(2)不同的喂料速度对颗粒饲料的密度、成型率及粉化率的影响均不明显。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原料不同精粗配比对于颗粒饲料的密度、成型率均有显著影响,原料不同含水率对颗粒饲料粉化率影响显著。⑷四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精粗料配比原料含水率原料的粉碎长度喂料速度,较优生产条件为A_2B_2C_3D_2。  相似文献   
100.
赵晓青  李静 《畜禽业》2012,(7):48-49
<正>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适度规模养猪的一些经验,以供同行参考。1后备母猪的选留及培育1.1引种或留种一般饲养瘦肉型二元母猪,应从扩繁场引进,要求符合种用要求,乳头在7对以上,在60kg前购买,以便到自己猪场后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后备母猪也可自己选留,要求在60kg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1.2引种注意事项一是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