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294篇
  223篇
综合类   2577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435篇
畜牧兽医   578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采用粉丝废液生产的酵母饲料,粗蛋白含量44.3%,赖氨酸2.3%。风干基础鸡的ME为9.25MJ/kg,猪的DE为14.12MJ/kg,猪对该产品蛋白质消化率84.81%,其营养价值超过豆粕。利用无污染工艺不仅可获得酵母蛋白饲料,比传统方法生产的粉渣饲料每年多盈利50万元,还解决粉丝生产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两大难题,实现环保、生态、经济三种效益同步。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研究脂多糖(LPS)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对照组(不添加LPS)和试验组(添加LPS 100 000 EU/m L),分别在发酵2、4、8、12、24 h后取样,测定发酵液p H及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与试验组发酵液p H逐渐下降,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及乙酸、丙酸、丁酸含量逐渐增加,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8、24 h试验组发酵液p H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4、8、24 h试验组氨态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结果显示,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添加LPS具有降低发酵液p H以及氨态氮浓度的趋势,但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3.
利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添加亚油酸与亚麻酸不同比例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甲烷生成的影响。试验共设8个处理,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例为0∶0、10∶0、8∶2、6∶4、5∶5、4∶6、2∶8和0∶10 ,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亚油酸与亚麻酸混合物的添加水平为发酵底物干物质的5 %,未添加脂肪酸组为对照。结果表明,所有组合均显著降低产气量和甲烷生成量(P<0 .05) ,且随着亚麻酸比例的升高效果增强。亚麻酸比例超过40 %时显著升高发酵液的pH(P<0 .05) ,所有处理对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均未产生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随着亚麻酸比例的提高而升高,亚麻酸单独添加显著高于亚油酸单独添加(P<0 .05)。随着亚麻酸比例的升高,丙酸比例显著提高。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不饱和脂肪酸降低甲烷的生成与不饱和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糙米与玉米型饲粮对肉猪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糙米与玉米分别为主要能量饲料时,2种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消化代谢、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与玉米型饲粮组生长育肥全期(29kg~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5g、703g(P>0.05);料重比分别为3.17:1,3.19:1;糙米型饲粮的干物质、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总能的消化率比玉米型饲粮高,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玉米型饲粮组(P<0.01)。糙米型饲粮氮沉积率较玉米型饲粮高22.7%、(P<0.05),能量代谢率显著高于玉米饲粮组(P<0.05)。糙米型饲粮喂猪达上市体重时,其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指标与玉米型饲粮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选取59头体重(64.89±2.93)kg的大白母猪,按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抗生素和益生菌),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4 kg/t金霉素、0.25 kg/t益生菌、0.5 kg/t益生菌和1 kg/t益生菌,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0.4 kg/t金霉素相比,0.5 kg/t益生菌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0.5 kg/t,1 kg/t益生菌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0.25 kg/t益生菌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0.5 kg/t益生菌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含量(P0.05),1 kg/t益生菌极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0.25 kg/t益生菌显著提高乳酸杆菌的含量(P0.05),0.5和1 kg/t益生菌极显著提高乳酸杆菌的含量(P0.01);与0.4 kg/t金霉素相比,0.5、1 kg/t益生菌显著提高乳酸杆菌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1 kg/t益生菌验显著提高双歧杆菌含量(P0.05)。可见,饲粮中添加0.5 kg/t益生菌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并减少大肠杆菌数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对育肥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6.
《饲料工业》2019,(15):36-40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研究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青贮稻秸瘤胃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稻秸青贮的添加剂组合。选取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用于瘤胃液的采集。将添加不同添加剂组合青贮45 d的稻秸作为发酵底物,进行连续72 h的体外产气培养和体外批次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添加剂组合青贮稻秸饲料对体外发酵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5、9组中氨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而1组NH3-N浓度最低(P<0.05);对照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3和8组MCP浓度最高(P<0.05)。(2)对照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3组的TVFA、丙酸和丁酸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对照组发酵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常数都显著低于其他组,而3组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剂能够提高青贮稻秸体外发酵参数和产气量,其中3组(地衣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淀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7.
绵羊耳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对绵羊耳成纤维细胞在含血清培养液(RPMI—1640)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讨动物体细胞培养模式,并对正常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培养可获得比较均一、稳定的细胞群,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形态,并成功进行传代培养,建立了绵羊耳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58.
牛胚胎体外生产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牛胚胎体外生产质量控制就是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 ,避免额外因素对胚胎体外生产造成影响。本文从实验记录、卵母细胞、精液、培养条件、胚胎质量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牛胚胎体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9.
以添加豆油方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研究其对肥育猪肌内脂肪(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36头杜长大母猪(平均体质量约40 kg)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能量水平(DE=12.82、14.24、15.66 MJ·kg-1,主要以添加豆油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日粮.达到屠宰体质量(约90 kg)时每组屠宰5头,采取背最长肌和背部皮下脂肪,测定背最长肌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IMF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肌内和皮下脂肪的大部分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大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IMF中PUFA(包括C18:3n6、C20:0、C20.4n6、C22:5n3)和C24:1的含量与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大部分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而少数脂肪酸(包括C18:3n6、CLA-c9t11、C20:0、C20:4n6、C22:5n3和C24:1)在2个组织中没有显著相关性;总体上看,2组织中的SFA、M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PUFA呈显著负相关,P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以添加豆油的方式提高日粮能苘量水平可以在不降低IMF含量的前提下改善猪肉的脂肪酸组成,从而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而不降低肉质.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二者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分为4组,分别将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的混合比例设定为100∶0(对照组)、85∶15(A1组)、70∶30(A2组)、55∶45(A3组)(鲜重基础),每组5个重复。青贮发酵42 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随着紫花苜蓿比例升高,干物质回收率逐渐升高,A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1组(P<0.05); A2和A3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1组(P <0. 05);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升高,乳酸含量逐渐降低,A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2和A3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V-score评分较高(>90),具有优质的发酵品质。2) A1、A2和A3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2和A3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A1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3组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提高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饲料中紫花苜蓿的比例不仅未影响发酵品质,而且还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建议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以55∶45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