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抓鱼塘清整 鱼塘经一年养殖后,池底沉积大量的淤泥和有机物质。在春节前后,抽干塘水将过多的淤泥挖去进行暴晒或霜冻,并整好塘基,修好进、排水口栅栏,已可增加池塘蓄水量,又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标准高产鱼塘设计要求,水深平均2~2.5米,面积3~8亩一口,东西向,塘底平坦,不漏水,有新鲜水源,能排能灌。  相似文献   
42.
1、大棚建造 选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6.5的地点建棚。大棚以东西向为最佳。大棚长度与跨度应依地形特征决定,以便于管理和降低造价为前提。一般长度为50~80m,跨度为7~8m。大棚一般采用短后坡式结构。脊高2.8~3.2m,后坡长1~1.5m,后墙高1.8~2.2m,厚0.5m,墙外培土0.5~1m,棚前0.7m处挖深0.5m宽0.8m的防寒沟,沟内放碎草,上面盖土压实。  相似文献   
43.
一、培育条件 本试验池塘选在宜春温汤水产良种场,3口池塘,每口池塘一亩大小,东西向长,并行排列。池壁四周及底部用水泥和砖浆砌,比较光滑。进水管口用纱布包扎.严防野杂鱼类进入,同样排水管口用纱布包扎,以防漏苗。在放苗前要仔细检查池塘有无漏洞,有漏洞的就一定要补好。  相似文献   
44.
<正>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于夏季栽培。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8~39℃。出菇温度27~35℃。建畦搭棚在大棚内做东西向、宽1.0~1.4米、长不限的畦。畦上搭拱棚,高0.7~0.8米,覆盖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45.
《果农之友》2010,(9):48-48
<正>1施肥在核桃采收后,一般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对于2~4年生幼树,进行扩盘施肥,于树1~2米处,南北向或东西向开两条深40厘米、宽40厘米、长150~200厘米的沟,先将表土、树叶、杂草等翻入土,再施入农家肥100千克或绿肥25千克。同时混100克氮肥和磷、钾肥各5克效果更好,并充分灌溉。4年以上大树,可顺行开沟施肥,以施农家肥为主,除能较好的保证供应核桃所需养分外,还利于花芽形成和养分积累,并起到了根系修剪作用,促进新根的生成。  相似文献   
46.
马建伟 《农村科技》2011,(11):46-47
一、土地准备 百合种球适宜生长于土层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壤土,忌连作,对土壤盐分敏感,故应选新地种植。种前深耕30厘米,东西向做高畦,畦高至少25厘米,宽1米左右,道路宽50~60厘米。  相似文献   
47.
苗床的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挖一个长方形、深50~60cm的坑,以东西向为好,可大可小,以方便搭建拱棚为宜,底部铺上20cm厚的粗沙,上面搭建塑料拱棚以避风保温。  相似文献   
48.
《内陆水产》2005,30(10):37-38
养虾的条件养虾池应有可靠的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水的透明度为20~35cm,溶氧丰富,精养虾池应配备增氧机。虾池以长方形为主,东西向,长宽之比为2:1~3:1。虾池的面积以2000~3335m^2为宜。池水最深处不超过1.8m。虾池四周应有浅水平台或缓坡,以便于拉网收虾和清塘干池。进、排水口分设两头,并在进、出水口设置拉网。以防虾仔外逃或野杂鱼进入。  相似文献   
49.
一、池塘条件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池。池塘东西向,呈长方形,面积以3~5亩为宜,池埂坚固,池底平坦,土质为黏壤土,水深为0.8~1.2米。在池埂四周内侧用塑料薄膜作防逃墙,墙高50~60厘米,底部埋入土下10~15厘米。  相似文献   
50.
任志 《蔬菜》2010,(11):31-31
<正>1建窖方法秋分至寒露时选择地势较高地块,挖东西向底宽1m、上口宽1.2m、深1m、长20m左右的坑,东西两端留窖门(坑壁的倾斜度要根据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坍塌)。窖坑四周再堆16~17cm高的土墙。同时在南北两侧壁按2.3~2.7m距离相互交错地挖好通风孔,以备必要时进行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