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7篇
农学   44篇
  11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甘露糖作为筛选剂的棉花遗传转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pmi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以甘露糖作为筛选剂,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GFP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得到再生植株,经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Westbloting与荧光显微镜检测证明GFP基因得到表达。本文研究讨论了甘露糖作为棉花转化细胞的筛选剂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中的应用浓度及方法,即:甘露糖的筛选浓度在30~50g·L 1之间,在愈伤组织诱导初期适当低一点,随着愈伤组织的生长而加大筛选浓度。由于甘露糖不利于再生胚的分化,当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时,要以葡萄糖代替甘露糖。  相似文献   
102.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向花鲈胚胎的转移及其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注射入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单细胞期受精卵动物极细胞质内。初步研究了显微注射后的花鲈胚胎的存活状况。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GFP的表达,多数胚胎表现为嵌合性表达。利用PCR技术,从花鲈尾芽期胚胎DNA中扩增出了特异片段,大小为750bp,表明显微注射胚胎中整合了外源GFP基因。  相似文献   
103.
超量表达益母草种子抗菌蛋白提高番茄的抗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来自益母草Leonums japonicusHoutt种子的抗菌蛋白基因LjAMP1和LjAMP2对植物病害的广谱抗性,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其分别转入台湾圣女番茄品种。结果显示,利用黄萎病菌毒素浸泡番茄离体枝条,处理24h,空载转基因对照和非转基因再生植株枝条全部萎蔫,而LjAMP1和LjAMP2转基因番茄T0代枝条未出现萎蔫的株系比率分别为11.11%和6.25%;用离体叶片接种菌块,分别对T0代抗或耐黄萎病菌毒素的T1代株系接种早疫病菌,接种10天,空载转基因对照和非转基因再生植株的病情指数达到100,而LjAMP1和LjAMP2转基因番茄病情指数最低的株系分别为17.5和10.0,表明转基因番茄能同时提高对黄萎病菌毒素和早疫病的抗性;进而用叶盘法检测转基因植株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对真菌病害抗性强的转基因植株叶片对青枯病菌的抑菌圈更大。转基因番茄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来自益母草种子的LjAMP1和LjAMP2基因对植物病害具有广谱抗性。  相似文献   
104.
人Bcl-2乳腺定位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 p CAT、p WB和 p WC为原始质粒 ,构建 WAP启动子调控的 Bcl- 2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 p WBS。载体用Bgl +Sal +Pvu 酶切 ,回收 3.0 kb的基因片段 WAP- Bcl- 2 - SV40 Poly A,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导入 C5 7BL / 6 J×DBA/ 2 JF1代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共注射 10 0 0枚卵 ,将存活的约 6 0 0枚卵分别移植至 2 9只假孕母鼠输卵管内 ,获得仔鼠 5 5只。PCR检测 ,阳性鼠 12只。Southern blot检测 ,阳性鼠 4只 ,其中公、母鼠各 2只 ,在饲养过程中 ,2只公鼠均意外死亡。Western blot证实 ,1只母鼠 Bcl- 2表达阳性 ,其 F1代的 40只小鼠中 ,有 18只呈 PCR阳性 ,其中母鼠8只 ,在 5个月的反复怀孕过程中 ,未观察到乳房有任何肿瘤或肿块的出现 ,证实 Bcl- 2单独在转基因鼠乳腺中表达不会引起转基因鼠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以苹果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克隆获得抗苹果斑点落叶病基因Mal d 1。Mal d 1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80 bp,编码159个氨基酸残基,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蛋白结构分析显示,Mal d 1蛋白包含bet v 1-like结构域。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Mal d 1在苹果叶、花、果皮、果肉中均有表达,但各器官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中都有表达,表达水平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抗性品种叶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叶片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利用PRI101-AN载体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苹果愈伤组织,转基因愈伤组织的抗病鉴定结果显示,Mal d 1过量表达增强愈伤组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自花和异花授粉、电镜扫描、花粉活力测定等方法,对转pCAMBIA1301基因蓝猪耳的9个转基因株系的F1代植株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猪耳不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但其转基因植株出现花粉败育;对9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测定,发现其花粉活力与对照(77.3%)差异显著,仅为9.8%~30.6%,表明转基因蓝猪耳花粉败育不是由于基因的插入引起的,普通培养基组培瓶蓝猪耳花药活力与在土壤中萌发的蓝猪耳花粉活力均为75%左右,表明组培环境也不是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因此继代培养基是引起花粉不育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对转基因植株T0代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及对T1代植株叶片进行浸泡试验,以研究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遗传及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T0代种子在含50mg·L-1潮霉素的培养基上正常发芽生长,而对照虽能发芽,但最终枯黄死亡;T1代植株叶片在100 mg·L-1潮霉素溶液中浸泡3 d后,部分叶片变黄,部分叶片仍为绿色,统计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外源片段为单拷贝整合;对潮霉素浸泡后的植株的PCR分析表明,潮霉素浸泡对后代的遗传分析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8.
rbe1正、反义基因改变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淀粉分支酶1正、反义基因rbe1分别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1中。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rbe1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中。T_0代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rbe1正向表达结构的明恢81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明显下降,转rbe1反向表达结构的明恢81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9.
转W16小麦抗旱新品系的创制及抗旱生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培育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系,解析转基因小麦抗旱生理机制,为转基因小麦抗旱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转W16基因3个高代转基因小麦品系为供试材料,在2008—2010年连续两年大田正常灌溉和干旱处理条件下,对转基因小麦品系进行田间抗旱性鉴定;同时对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旗叶的SPAD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品系比对照济麦19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增加,其中单株粒重分别增加20.00%—23.08%、20.88%—24.71%和15.29%—25.27%;千粒重分别增加16.24%—19.85%、13.46%—16.95%和21.58%—24.46%。在正常灌溉条件下,单株粒重分别显著增加7.04%—11.11%、3.52%—8.73%和8.45%—12.70%;千粒重分别显著增加13.57%—14.97%、9.91%—11.67%和14.17%—14.65%。转基因小麦品系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的抗旱系数在1.15—1.45,抗旱性为强到极强。对转基因小麦的抗旱生理机制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小麦的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显著增加;在灌浆后期转基因小麦品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旗叶的SPAD值均显著高于受体济麦19。【结论】W16的过表达改善了转基因小麦品系的根系结构、延长了旗叶功能时期,从而增强了转基因小麦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在可持续农业发展、城市绿化、生态保护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转基因牧草及草坪草育种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科研实践,总结了近年来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在遗转转化体系优化上的研究结果,并对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生物胁迫,以及抗旱、耐盐等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转基因研究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