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6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619篇
基础科学   157篇
  420篇
综合类   2820篇
农作物   2035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为明确北方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2016年—2017年于山东烟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日光温室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均以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1年发生4代, 世代重叠严重?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越冬代成虫羽化较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发生早28 d左右, 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模式下黑刺粉虱发生期差异不显著?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成虫全年均有4次发生高峰期, 第1次高峰期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较日光温室早20 d左右, 日光温室较露地早30 d左右?黑刺粉虱发生量依次为日光温室>露地>日光温室盖保温被, 均于10月上旬陆续以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相似文献   
72.
合肥市白毫早、乌牛早茶园天敌与蓟马的空间跟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天敌有效防治茶园蓟马,2015—2016年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试验基地的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进行试验,对2种茶园的蓟马数量及其天敌数量进行调查,采用地学统计学方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方法综合分析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种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2年,白毫早茶园蓟马共2 408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156头,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952、1.843、1.800和1.751;2015年和2016年2年,乌牛早茶园蓟马共6 540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376头,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863、1.829、1.762和1.759。综合分析2年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密切指数之和为3.710、3.605、3.512和3.473。  相似文献   
7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5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样品中5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以期为茶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样品经水浸泡后,用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液(V:V=5:1)振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经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层析柱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叶中5种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吡虫啉)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1~10.0 mg/L范围内,5种农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在0.1、0.5、1 mg/L的添加水平下,5种农药在空白茶叶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5%~2.5%之间。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实验要求,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74.
分别以杜仲叶毛茶和黑毛茶为原料,将其按照不同的质量分数进行拼配,随后汽蒸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加工成复合型茯茶。通过单因素试验、内含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综合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将杜仲黑毛茶和纯茶叶黑毛茶以15∶85(即D-3)复配,含梗量w=10%,汽蒸15min,渥堆发酵16h,蒸茶20s,发花期(前12d)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5±1℃/70%RH,发花后进行干燥除湿,每天升温2℃~3℃,升温历时7d左右,一直升到45℃为止,直至达到出烘水分标准(≤14%)。依此方法可制成砖面平整,松紧适中,金花茂盛,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回甘的杜仲茯茶。  相似文献   
75.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彰显健康生活的民生产业。如今,中国茶在新时代的脉络中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从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和茶健康等角度全方位论述了中国茶的影响、地位、贡献和前景,解读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愿景。  相似文献   
76.
宁波茶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史籍最早有记载的晋代到当代,茶事凡1900多年,留下了诸多体现人情之美的优美茶事,本文以数位与宁波茶事相关的古今人物为研究对象,论述茶事活动蕴含的人情之美。  相似文献   
77.
彝族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烤罐茶”习俗是彝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传统,是彝族火塘茶艺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蕴含着他们图腾崇拜意识、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和民族之间凝聚力的表达等多种文化因素。新时代背景下,彝族的烤罐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也蕴含着现代人的养生观念。本文以楚雄彝族烤罐茶习俗为研究对象,探索现代生活中的彝族烤罐茶习俗的传承发展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8.
万物都是某种方式的符号。茶符号作为符号的一种,是携带着茶文化而被接收的感知。茶符号是茶文化的典型体现,是茶文化的焦点。同时,茶符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促进茶人理性活动的发展和情感寄托的实现,使茶人的文化生活得以连续积淀,有助于茶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茶文化精髓在于“和”,它是建立在个体感性生命的土壤上,在儒释道文化灌溉下形成的。另外,符号具有时空性,可以“透射”一种超越体验,茶事参与者借助超越的时空体验,可以进入茶汤背后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79.
【目的】明确原味型斗烟原料烤烟、白肋烟、百里科、东方烟草、拉塔基亚、黑板烟的特性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为原味型斗烟的配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种斗烟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6种斗烟原料及其按1∶1组成的7种配方斗烟(烤烟(对照)、烤烟/白肋烟、烤烟/东方烟草、烤烟/拉塔基亚、烤烟/百里科、烤烟/黑板烟、烤烟/东方烟草/拉塔基亚)进行感官特性分析,研究原料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种斗烟原料中烤烟的叶绿素降解产物含量高、氮碱比低;白肋烟总糖、还原糖含量低,烟碱含量高;拉塔基亚总氮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高;东方烟草(土耳其AG级)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高;黑板烟烟碱含量低、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低。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白肋烟具有坚果香味,可使配方劲道力量、层次变化和室韵嗅香得分升高;东方烟草香气芳香,可使配方层次变化得分升高;百里科刺激性稍大,可使配方劲道力量、层次变化和室韵嗅香得分升高;黑板烟具有焦糖风味,可使配方层次变化得分升高;拉塔基亚具有焚香风味,可使配方室韵嗅香得分升高,但会降低层次变化得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碱含量与劲道力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碱比与劲道力量呈显著负相关;钾含量与层次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与层次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与室韵嗅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白肋烟、百里科的烟碱含量高、氮碱比低,可使配方劲道力量变强;黑板烟、白肋烟的加入可丰富配方的层次变化;烤烟、东方烟草的总糖、还原糖、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相对较高,要设计室韵嗅香较浓的配方应减少这2种原料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0.
在面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南瓜蓉,采用感官评定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南瓜挂面的配方为南瓜蓉∶面粉为1∶7,以面粉100%为基数,水添加量为23%,魔芋粉添加量为0.15%,食盐添加量为1.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南瓜挂面面条笔直,无并条和扭曲;表面光滑,无毛刺、疙瘩,长度适中;产品呈淡黄色,颜色均匀一致,气味正常等;经最佳蒸煮时间6 min煮熟后,口感不黏、柔软爽口,面汤不浑。南瓜挂面质构参数中的硬度、胶黏性、咀嚼性、黏附性等特性与南瓜挂面的韧性、黏弹性、耐煮性等感官品质密切相关,质构指标能很好地定量反映感官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