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82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对柳杉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制定柳杉壮苗施肥措施及其人工林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盆栽柳杉幼苗,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处理1)、施硫酸造粒肥(处理2)、施蒸汽造粒肥(处理3)和施有机肥(处理4)4个处理,1年后测定各处理苗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盆栽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各施肥处理的柳杉苗木生长、养分积累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均极显著高于CK(P<0.01),其中处理2的苗高最高、地径最粗,分别比CK增加24.4%和40.7%,处理3的植株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216.0%、119.4%、192.0%和198.8%,处理4的幼苗盆栽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施用硫酸造粒肥能加快柳杉苗木出圃,施用蒸汽造粒肥培育的柳杉苗木更适用于多风易致苗木损伤弯折林地造林,施用有机肥可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明显提高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832.
王聪  黄应祥  刘强  裴华  刘曦 《草业学报》2008,17(1):80-84
选用4头体重420 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硫酸铜,处理1,2和3组分别加硫酸铜31,62和93 mg/kg,研究硫酸铜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瘤胃液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93mg/kg组氨态氮浓度显著升高,而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93 mg/kg组玉米秸秆和豆粕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尿酸无显著变化。93 mg/kg组尿囊素、尿嘌呤衍生物和微生物蛋白质显著低于对照和31mg/kg组(P<0.05)。表明添加93 mg/kg的硫酸铜影响瘤胃发酵,以硫酸铜为铜源时添加量以31~62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33.
【目的】酸性硫酸盐土(ASS)酸含量极高,Fe、 Al、 Mn、 As等有毒金属移动性强。许多开发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其成土母质黄铁矿的氧化程度并可能带来生态风险,稻作利用被认为是生态风险较低的方式。本研究开展水田和荒地两种利用条件下ASS中酸含量调查研究,探讨稻作利用方式对ASS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8月,在广东省台山市发育于珠江三角洲滨海ASS的水稻田和严重酸化的长期撂荒地采集土壤样品,从土表向下0—300 cm范围内采用宽45 mm的土钻每20 cm采集1个样品,每个剖面共采集15个样品。比较两种利用方式下ASS各土层土壤pH值、 水溶性酸、 交换性酸、 吸持性酸含量,探讨稻作利用方式对ASS酸分布及运移的影响。【结果】珠江三角洲平原ASS的酸含量极高,在0—80 cm深度范围内,总存在酸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提高,土层深度每下降20 cm,总存在酸含量就平均提高61.62%; 80 cm以下土层总存在酸含量随着土层深度下降逐渐降低,其中80—180 cm深度范围内的降幅较大,土层深度每下降20 cm,总存在酸含量就平均降低61.62%; 当土层深度下降至220 cm时,pH值上升到6.0,酸含量非常低。稻作利用方式显著影响ASS的酸含量及其在土壤剖面的迁移情况。与荒地比较,稻田0—80 cm土层的总存在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水溶性酸、 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平均降幅分别为77.01%、 36.75%、 27.74%,水溶性酸和交换性酸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吸持性酸仅在0—20 cm 和60—80 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100—120 cm深度范围内稻田的总存在酸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其中水溶性酸、 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的增幅分别为128.19%、 54.87%、 154.96%,120—240 cm土层中,稻田的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稍高于荒地,但差异不显著; 240—300 cm土层中,稻田的酸含量与荒地基本相同。总体上,稻作方式改变了ASS中酸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其中0—80 cm土层中酸含量显著降低,而100—120 cm土层的酸含量显著提高,并以吸持性酸为主要形式固定累积下来。稻田在0—80 cm深度范围内的水溶性硫含量显著低于荒地; 而稻田100—120 cm土层的水溶性硫含量则显著高于荒地,其他土层的差异不显著。水溶性硫与水溶性酸、 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均显著正相关,表明稻作利用方式可能通过影响硫酸盐矿物的转化过程而改变ASS的酸分布及迁移。【结论】稻作利用方式显著降低上层土壤酸含量,并加强了酸淋洗下移作用,使100—120 cm土层中的酸含量大幅提高,并以黄钾铁矾等羟基硫酸盐次生矿物暂时吸持固定下来。因此,稻作利用方式有效降低ASS酸含量水平,降低ASS对实地作物的危害作用,但因其强淋溶作用可能加大了对地下水体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34.
NaCl,Na2SO4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对7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溶液胁迫下,苜蓿的种子和幼苗的耐盐性强弱表现相同。Na2SO4胁迫下.新牧1号杂花苜蓿耐盐性最强,其次为苜蓿王.三得利耐盐性最弱;NaCl胁迫下,新牧1号杂花苜蓿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新疆大叶,费纳尔耐盐性最弱。NaCl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为28-70mmol/L Na2SO4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为99~141mmol/L。  相似文献   
835.
水稻和两种野生植物对酸性硫酸盐土耐性及矿质元素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硫酸盐土是发育于还原性硫化物成土母质的一种恶劣土壤类型,虽然其分布区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生长,但由于土壤条件限制,水稻生产潜力难以发挥。为筛选出适应该土壤的水稻品种,在酸性硫酸盐土(pH 3.69)上种植了240个水稻品种,但是所有水稻品种均未获得经济产量,却发现两种野生植物在该土壤中生长茂盛。经形态和分子鉴定,两种野生植物为野荸荠(Eleocharis kuroguwai)和五棱飘拂草(Fimbristylis quinquangularis)。进一步分析了水稻和两种野生植物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性质、根部和地上部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根际土壤pH、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含量不能解释水稻和两种野生植物耐性差异,锰毒和缺氮亦不是酸性硫酸盐土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而植物地上部矿质元素含量与植物耐性差异相关。铝毒、铁毒和较低的养分(磷、钾、钙、镁)吸收是酸性硫酸盐土中水稻生长不良的主要因子。相反,两种野生植物对铝毒和铁毒的耐性较强,对养分吸收能力较强,所以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836.
[目的]通过复合诱变,提高生防菌-海洋真菌TS67抑菌活性和稳定性。[方法]以海洋真菌TS67菌株为出发菌株,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为指示菌,采用超声波-硫酸二乙酯(DES)对其孢子悬液进行复合诱变,考察了超声波以低超声功率长时间单因子诱变、2%DES单因子诱变及两者结合的复合因子处理海洋真菌TS67的诱变效果。[结果]通过2%DES和超声波(200 W,22 kHz,15 min)复合因子诱变,获得1株高产菌株UD-77。试验表明,UD-77的抑菌活性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7.5%。经6代传代试验,UD-77高效突变株抑菌圈直径稳定在22 mm以上。[结论]采用超声波结合DES的复合诱变强度和诱变效果均好于任一种单因子诱变。  相似文献   
837.
为了开发植物源葡萄籽补钙制剂,该研究通过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葡萄籽的胚乳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通过电泳分析发现,葡萄籽的水溶性蛋白包括2种主要成分,其中一种是11 S球蛋白(蛋白质B),也是最主要的钙结合蛋白,另一种是表观分子量为670 k Da的蛋白质A。在蛋白质组成相同的情况下,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来分离葡萄籽蛋白会导致大量的钙流失。但用30%~50%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的蛋白质得率是(22.5±0.02)g/kg,蛋白质中钙质量分数(3.47%)是碱溶酸沉法(1.11%)的3倍。该研究结果为食品工业中矿物结合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8.
Yield decline resulting from continuous cropping of aerobic rice is a constraint to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aerobic rice technology. Shifts in water management from flooded to aerobic conditions are known to influence the availability and form of N present in the soil and might require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N management in aerobic rice.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 sources on the plant growth and grain yield of aerobic rice. Four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hich rice was aerobically grown in soil that was taken from fields where aerobic rice has been cultivated for 11 consecutive seasons and an adjacent field where flooded rice has been grown continuously. Nitrogen was applied as ammonium sulfate, urea, ammonium chloride, ammonium nitrate and potassium nitrate at four N rates of 0.3, 0.6, 0.9 and 1.2 g N pot−1. Two unfertilized controls consisting of soil that was either untreated or oven heated at 120°C for 12 h were also included. Plants were sampled during the vegetative stage or at maturity to measure plant growth, N uptake, grain yield and the yield components. Growth of aerobic rice in aerobic soil was generally bette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mmonium-N than nitrate-N. Potassium nitrate decreased plant growth and caused plant death at the high N rate. Ammonium sulfate wa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vegetative plant growth, N nutrition and grain yield of aerobic rice than urea at the high N 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achieved the same and even better plant growth than the soil oven-heating treat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reversing the yield decline observed in the continuous aerobic rice system by using the right source of N fertilizer at the optimal rate.  相似文献   
839.
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制备及体外抗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硫酸庆大霉素与抗大肠埃希菌抗体用化学修饰剂进行偶联,再经化学方法处理,按制剂学原理制备成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用硫酸庆大霉素做对照,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检测靶向硫酸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2μg/mL,硫酸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4μg/mL,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硫酸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840.
硫酸安普霉素对哺乳仔猪黄白痢的预防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国产硫酸安普霉素对哺乳仔猪黄痢和白痢发病率、成活率及体重的影响 ,用国产硫酸安普霉素对 2 0头哺乳母猪和 1 55头哺乳仔猪分别进行了为期 3 0 d的饲喂试验 ,结果表明 :在母猪或仔猪或同时添加硫酸安普霉素 ,均能提高仔猪成活率 ,降低仔猪黄痢、白痢发生率 ,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