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21篇
  66篇
综合类   1088篇
农作物   5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7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1 毫秒
991.
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稻成熟胚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筛选材料,以广东省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强致病力菌株GD-11和GD-118产生的粗毒素为选择压力,从水稻品种的选择、粗毒素致病力的鉴定、突变体的筛选方法、突变体的再生以及突变体再生植株对粗毒素的抗病性鉴定等方面展开研究,建立了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的筛选体系并获得了抗病突变体.筛选体系为:两步筛选法,即以粤香占的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筛选材料,以φ(粗毒素)为3.5%和4.0%分别作为第1、2步的处理浓度,每一步处理的时间为20 d;筛选出的突变体再生苗的病情指数为37.55,而原始型再生苗的病情指数为87.50,抗病效果达57.08%.  相似文献   
992.
壳聚糖诱导番茄对早疫病的抗性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番茄四叶期用1 mg/mL的壳聚糖进行诱导接种,可诱导番茄植株产生对早疫病的抗病性.经壳聚糖诱导后,3个番茄品种:合作908(高抗)、合作903(中抗)、早丰(敏感)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接种对照,相对防效分别为39.8%、49.9%和56.4%;壳聚糖诱导番茄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提高,诱导活性在不同抗性品种中表现不同,不同酶的时序变化也有所不同,并探讨了壳聚糖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3.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近几年在安吉县大量流行。调查发现幼林的发病率达91.42%,其中严重的达17.94%。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有①带病苗木上山造林;②没有做到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③个别地方营林措施不当。本文针对其发病原因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在连作早稻上喷施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其控病效果与施药时病情基数(x)、控病时间(T)有关。早稻纹枯病的施药次数以一至二次为宜,施药适期为孕穗(剑叶展开)至灌浆期,一次施药的适期为孕穗至抽穗期,控病效果为0.63—0.74;两次施药(间隔10天)的适期为孕穗至灌浆期,控病效果为0.86—0.93。  相似文献   
995.
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幼苗在自然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弱光下心叶弯曲,没有展开;而感病品种幼苗生长正常,没有出现弯曲现象.在自然光、弱光条件下,幼苗经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根线粒体ATPase活力下降,叶线粒体ATPase活力上升,抗、感品种之间呈有规律变化;在黑暗条件下,幼苗接种后,根、叶线粒体ATPase活力上升,病/健比值大于1,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以上结果表明,进行抗病性生理生化分析时要注意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水稻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最少由5地微效基因控制,遗传效应的组成中,以加必淡主要,但由表现出较大的显性效应,不存在显著的上位必不少折扣地枯病的抗性与多酚氧化酶生呈显著遗传相关;受白叶枯病侵染后,最少有另外4对基因被激活。  相似文献   
997.
从稗叶枯病株分离病原菌(Helminthosporium monoceras D rechsler)11个菌株,其培养滤液均可抑制稗的胚根生长,与对照比胚根平均相对生长率为28.47%~53.60%,适于菌株的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培养液为10%稗汁葡萄糖和改良Fires培养液,适于菌株生长和产毒的温度为25~30℃,pH 6~7.通气有利于菌株的生长,但对产毒无显著影响,连续光照或连续黑暗有利于菌株产毒,菌株在pH 6~7的PDA培养基上,于30℃连续黑暗的培养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998.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晚疫病则是当今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重点介绍了四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和SSR,以及国内外利用这些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抗药性、有性杂交后代的遗传分离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介绍了遗传图谱的构建、抗性基因及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QTL定位、体细胞杂种及回交后代的晚疫病抗性检测。这些对今后中国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设立的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抗晚疫病材料的引进、评价和利用;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晚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自中国与国际马铃薯开展科技合作以来,已引进了近300份抗晚疫病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杂交种子、试管苗和薯块。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可直接用于生产的抗晚疫病材料,从引进的杂交实生种子组合中也筛选出了一些新的品种,并利用这些资源与国内品种资源进行杂交,从中培育了新的抗性品种,极大地减轻了晚疫病对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为研究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瑞毒霉的抗性,从国内马铃薯主产省区收集了200多个菌株,并对生理小种和抗药进行鉴定,所保存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晚疫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利用马铃薯品种抗性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重点放在基因与环境的互作、预测预报和特定农业生态区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上。  相似文献   
1000.
Summary Two races ofPhytophthora infestans, differing in virulence against four major (R) genes for resistanc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field resistance of differential (R) genotypes, both singly and mixed together in equal proportions. The mixed inoculum led to an over-estimation of the foliage resistance of genotypes with which only one of the races was compatible, by up to two scoring categories of a 1–9 scale in field trial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glasshouse test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ial and the test. Assessment of tuber resistan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R10 and R2 differentials showed a higher level of field resistance in the foliage and tubers, respectively, than the other genotypes. It is concluded that assessments of genotypes which may possess R genes, using mixed inoculum,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and apparent high levels of field resistance confirmed through genetic studie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