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0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林业   1646篇
农学   646篇
基础科学   321篇
  633篇
综合类   3167篇
农作物   539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271篇
园艺   436篇
植物保护   33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草莓穴盘苗移栽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盘草莓的长苗、大苗株特点和弓背向外的特殊移栽要求,使其自动化移栽存在困难。首先进行了草莓苗坨的单指刺入力和拔苗阻力试验,进而提出并开展了有约束苗坨的双指夹拔破坏试验。试验发现双针取苗指的苗坨刺入阻力与刺入速度、深度、含水率相关,50 mm和100 mm深度的最大刺入阻力分别可达21.47 N和57.09 N。双指的夹茎拔苗阻力可达9.64 N,而当取苗针滑移量为20 mm和40 mm时约束夹拔力分别可达10.85 N和42.5 N,但过大滑移量对精准可靠移栽极为不利。根据草莓穴盘苗的物理特性、苗坨的力学特性,设计了带双爪可同步换向变距的四针式移栽末端执行器。以有效缩减取苗爪宽度和摆动传动角为双重目标进行了多连杆定角斜插式双指四针取苗爪的非线性规划,得到了优化的机构参数。换向变距装置通过微型行程开关与微型电磁吸盘配合,实现了双取苗爪的快速同步换向变距和可靠定位。验证试验表明,在加速度不大于0.20 mm/s2时取出率和取苗成功率分别在93%和90%以上,加速度过大则可能造成取苗针滑脱和苗坨下部断裂,换向变距装置有效解决了弓背朝外问题和相邻两列同时移栽的间距调整问题,栽苗试验中放苗顺利且直立度和深度均达到移栽要求,且移栽后10 d草莓苗完全成活,该末端执行器可满足草莓穴盘苗的移栽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32.
3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后,分蘖温度低,日平均气温达到11℃早粳1号已开始分蘖。旱育秧的主茎分蘖强,有效穗多,每穗实粒多,产量高,增产幅度达10%左右。太阳辐射和温度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梅雨初期“阴害”对早籼品种的抽穗扬花和灌浆初期危害较大。文中考虑气象和作物群体因素而建立的水稻产量统计动态模式,由有效穗、每穗粒数、空壳率和千粒重4个子模式组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3.
移栽机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移栽机扶苗机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合理是保证移栽钵苗直立的关键。分析了无扶苗机构时钵苗落地后翻转运动过程,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关系,以及扶苗板运动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扶苗板运动规律数学模型和扶苗机构初相角数学模型。设计的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已用于2ZB型导苗筒式移栽机上。试验表明:该机构工作稳定,栽植深度均匀,满足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134.
硅对小麦生长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基施硅营养对小麦分蘖期的生长状况、叶片类脂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 ,施硅促进了小麦的生长 ;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 ,提高了叶片类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但施硅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没有影响 ,却使过氧化物酶 (POD)与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下降 ,暗示POD和CAT具备在较低活力水平上高效清除H2 O2 等强氧化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5.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采用土钻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渭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垂直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抗旱性。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刺槐根系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影响的关键所在 ;土壤种类、结构等对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树种在根系垂直分布特征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刺槐的根系分布最深 ;在一定的土壤干旱范围内 ,苗木可以通过提高根系活力来适应逆境 ,当土壤干旱超过一定的阈值后 ,树木根系将逐步丧失其活力和功能 ,最终导致地上部分的枯死 ;在供试的 4个树种中 ,山杏根系的抗旱性最强 ,其次是侧柏、刺槐和油松。苗木根系活力除了受土壤干旱协迫程度的影响之外 ,还受到干旱持续时间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降至 4 0 %的田间持水量时 ,土壤干旱已经对油松的生长构成了威胁 ,但对山杏、侧柏及刺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6.
带式钵苗喂入系统的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简要介绍了由带式钵苗喂入系统和导苗管式栽植系统组成的钵苗栽植机的工作原理,而对本机创新点——输送带式钵苗喂入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向导苗管式栽植器喂入钵苗的基本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验,讨论了输送带的传动比、输送带长度、送钵时间、分钵器主要参数对生产率、栽植株距及均匀性和操作者劳动强度的影响,还讨论了保证钵苗喂入连续性的条件;应用刚体平面运动理论对钵苗在输送带末端的翻倒以及在扶正器作用下的转正过程进行描述。试验表明该喂入系统操作简单、分钵可靠、喂入姿态合理,适用于多种作物钵苗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平板稀释法研究了湿地松幼苗1 a中微生物根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的生物防治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湿地松苗圃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湿地松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其周围微生物的生长,受湿地松根系生长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松苗移栽后的几个月内,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细菌比真菌的种群增长速度要快。利用生物防治细菌进行苗木猝倒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芽苗移栽后1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138.
蚯蚓粪基质与肥料添加量对辣椒穴盘育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蚯蚓粪和蛭石按2∶1(v/v)的比例组成复合基质,然后添加不等量的CO(NH2)2和KNO3,用于辣椒穴盘育苗。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肥料,可以明显提高复合基质的电导率(EC值),改善辣椒的出苗率和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促进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根据壮苗指数,筛选出最佳肥料添加量是CO(NH2)20.2 kg/m3和KNO30.8 kg/m3。研究结果为利用蚯蚓粪替代草炭培育辣椒健壮穴盘苗提供了科学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39.
铁力木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铁力木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铁力木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 Ⅰ级苗 树高≥19.4 cm,地径≥0.25 cm、Ⅱ级苗 19.4 cm>树高≥12.3 cm,0.25 cm>地径≥0.16 cm、Ⅲ级苗 树高<12.3 cm,地径<0.16 cm。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1期杨斌等铁力木苗木分级研究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在黄梁木和八宝树林分下设置组培丛芽苗与组培单芽苗、组培单芽苗与实生苗造林试验,对不同苗木的造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培单芽苗的保存率、萌蘖数和萌蘖率总体上高于丛芽苗;丛芽苗造林后1.5 a的母茎长显著大于单芽苗,3~4 a时二者无显著差异,而造林后8 a单芽苗的母茎长超过丛芽苗,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在造林后4 a内丛芽苗的藤丛总茎长明显大于单芽苗,造林后8 a丛芽苗的总茎长略优于单芽苗,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组培单芽苗的保存率、萌蘖数和萌蘖率均高于实生苗;两者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在不同年龄时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