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9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林业   346篇
农学   349篇
基础科学   241篇
  556篇
综合类   1821篇
农作物   269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为了检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相位差检测原理的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水分的性能,利用室内土柱试验,获得了该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标定曲线,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在田间对标定曲线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容重对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对校正结果有明显影响,供试的砂质土类,壤质黏土类和黏土类分别可以使用一个特定标定公式,R2均大于0.98,估计标准误差均小于0.020cm3/cm3;该仪器用于田间测定含水量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35cm3/cm3。因此,经过室内标定后,将新型时域反射仪用于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2.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我国农村1992—2003年分省的农村经济增长率作为数据基础,以1992年农村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初始变量,筛选出科技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生产要素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拟合绝对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和α-收敛模型,检验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并不存在绝对收敛,即落后省份经济的增长并不比发达省份增长快;但是存在条件收敛,即在控制了稳态的决定因素之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使差距缩小;在影响条件收敛的诸因素中,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以及科学技术对我国农村经济条件收敛的贡献最大。该结论可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广东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确定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向。本文选取经济发展阶段相异及资源禀赋类似的黑龙江省及日本作为对照,分析影响耕地利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及持续程度数据,利用功效系数模型,计算“三地”1999-2008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合日本近60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发展轨迹,建立“三地”集约度之间的联系,提出广东省未来耕地利用方向。结果显示:广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介于日本及黑龙江省中间,符合“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环境;参考日本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运行规律,对比于集约化规模经营起步阶段中快速增长期的黑龙江省,广东省目前已进入经济发展持续成长期的黄金阶段;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广东省面临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及劳动力人工成本提高的双重压力,未来耕地利用方向可借鉴日本资本密集型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94.
区域尺度侵蚀产沙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是大区域土壤侵蚀普查和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的支持工具,土壤侵蚀模型的研发是土壤侵蚀学科的前沿领域。基于DEM将区域划分为规则网格,设计产流、产沙过程的单元模型,包括植被截留、入渗、填洼、流速、携沙能力、径流剥蚀量、泥沙沉积等算法。将月降水当作1次降雨事件,并划分若干时段进行迭代计算,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水沙汇集运算,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有效地完成了区域侵蚀产沙量的计算。将模型应用于延河流域得到:1995年7月份平均径流深为35.6mm,径流系数为0.237,流域出口径流量为2.72亿m3,流域出口输沙量为0.38亿t,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4575t/(km2.月);输出图形空间格局和结构符合实际情况,初步模拟结果令人较满意。  相似文献   
95.
使用2013—2015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测度中国各地级市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空间比较,在此基础上,并就影响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2013—2015年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幅度不大;2)从各省份来看,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为明显,仅有个别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递增趋势;从各地市来看,各地市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大,但是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排名变化不大,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中高水平以上的企业不多;3)从影响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来看,研发投入、要素密集度和企业规模对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企业出口并未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以玛纳斯县、精河县、鄯善县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对3县农地转出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以查明不同区域农地转出情况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水平较低、区位条件较差的县域农户农地流转参与度较高,区位条件较好的县域以出租方式转出的比例较高、农地转出价格也较高,设施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转出年限相对较长.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受教育程度、非农产业收入比重与农地转出率呈正相关,农户家庭抚养比与农地转出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7.
通过分析国际热带农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热带农业发展情况,探讨中国在亚非拉及南太岛国地区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区域发展战略,更好地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和国家外交服务。  相似文献   
98.
不同海拔环境中甘蓝型油菜RIL主要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海拔高度对甘蓝型油菜RIL群体主要性状的影响,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及通径分析方法,比较了在两种不同海拔环境条件下,两个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种子千粒重、含油量、蛋白质含量、皮壳率以及黄籽度等5个主要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5个性状都呈连续变异,表现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点,其中千粒重、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②高海拔环境的含油量要显著高于低海拔环境,低海拔的蛋白质含量要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③高海拔环境中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显著地高于低海拔地区;④海拔环境对黄籽度的影响不显著;⑤海拔环境对皮壳率和千粒重的影响可能与群体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99.
茶叶中稀土元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和高压密封罐分别消解荼叶及相应地域的土壤样品,以电感耦舍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地域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方法的检出限在0.04加~0.07ng·g-1之间,对标准样品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8%~5.84%,相对误差小于10%.数据分析表明.茶叶中稀土元素的丰度随地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相关的差异性同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
Leaf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 a major determinant of yield potential in rice, is mostly explained by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as well as leaf N content (Rubisco protein content). Therefore, the rapid and precise evaluation of gs as well as leaf N content would be a valuable addition to rice breeding programs aimed at improved yield potential. We established a simple method based on infrared thermography to estimate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gs. Seven rice varieties were cultivated in two-row plots in 2007, and canopy temperatures in three varieties, including a control variety, Koshihikari,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to determine canop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Td) between Koshihikari and the other varieties on clear days. The varieties Takanari, Habataki, and TUAT1-5-6a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P < 0.05) lower leaf temperature and higher gs and leaf photosynthetic rate (Pn) than Koshihikari. CTd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gs and P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Td may be useful as a relative index to estimate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gs. A significant CTd was still observed even under cloudy conditions in 2008. Takanari and TUAT1-5-6a had lower leaf temperature than Koshihikari on cloudy days as well as on clear days.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 of photosynthetic light response curves revealed that Takanari and TUAT1-5-6a had higher gs and Pn than Koshihikari under lower irradia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frared thermography may be a simple method of evaluating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gs through CTd, and that it may be practicable even under cloud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