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9篇
  免费   1044篇
  国内免费   3190篇
林业   480篇
农学   2600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152篇
综合类   8875篇
农作物   1906篇
水产渔业   1160篇
畜牧兽医   6481篇
园艺   1019篇
植物保护   134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963篇
  2020年   981篇
  2019年   1058篇
  2018年   809篇
  2017年   1075篇
  2016年   1322篇
  2015年   1179篇
  2014年   1138篇
  2013年   1126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735篇
  2010年   1360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218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132篇
  2005年   900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隐孢子虫不同基因型P2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克隆隐孢子虫不同基因型子孢子表面抗原P23基因,比较其序列差异,提取上海地区分离的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ryptosporidiummouse genotype)、隐孢子虫兔基因型(Cryptosporidiumrabbit geno-type)、隐孢子虫猪基因型Ⅱ(Cryptosporidiumpig genotypeⅡ)总RNA,经RT-PCR扩增P2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上下载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从隐孢子虫3个基因型中均扩增出了P23基因。与微小隐孢子虫P23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隐孢子虫鼠基因型、兔基因型、猪基因型ⅡP23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7.6%、97.3%、97.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3%、97.3%和96.4%。获得了隐孢子虫鼠基因型、兔基因型、猪基因型Ⅱ子孢子表面抗原P23基因。  相似文献   
152.
探讨了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茵为栽体传递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将含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融合蛋白(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ZJ111/pcD-NA3一F菌株),以10^8CFU进行首免,2周后二免,三免后4周攻击强毒株F48E9,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设只含空载体pcDNA3的ZJ111/pcDNA3菌株对照及口服PBS对照。结果表明:重组ZJ111/pcDNA3-F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达64.7%。重组ZJ111/pcDNA3-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NDVELISA抗体,而且诱导产生的法氏囊B淋巴细胞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高于ZJ111/pcDNA3时照组。这些结果提示,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不仅可直接将NDVF基因呈递给鸡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抗NDV的体液免疫,而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3.
绵羊多胎性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绵羊的繁殖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本文综述了现已发现并证明的主基因和QTL住点,如FecB基因、FecX基因、FecX2基因、BMP15(形态发生蛋白15)突变、Q249R突变及Thoka基因等。通过分析这些基因或QTL位点的作用、遗传方式、遗传效应及基因定位,旨在为探讨绵羊多胎性状的基因调控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基因探针和PCR对鲤吉陶单极虫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法破碎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uskitauei)孢子,按常规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取DNAEcoRI消化产物,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回收法制备大(3.0~15.0kb)、小(0.5~3.0kb)片段,将其克隆于pBluescriptksEcoRI位点,经α-互补现象、酶切鉴定和虫体DNA生物素标记探针筛选,构建了含23个克隆的基因文库,克隆片段介于0.9~6.8kb之间;经阳性克隆标记筛选及特性分析,制备了长度为0.9kb(19号质粒克隆片段)的探针,该探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该探针两端DNA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出1对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TTTCGAACCCGCACAACAAG3′,下游引物序列为:5′TGAGTGGATAG-TATCGCTGC3′。应用该对引物对虫体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55.
为原核表达牛疙瘩皮肤病病毒(LDSV) ORF132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采用PCR扩增LSDV的ORF132基因,将其亚克隆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LSDV-ORF13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LSDV的ORF132与Neethling vaccine LW1959株LW132、NI-2490株LSDV132和NW-LW株LD132的相应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100%和94.4%,与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相应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20.7 %~36%.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GEX-LSDV-ORF 132在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8.95ku,并且与特异性抗体具有抗原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56.
为建立利用内源诱导因子诱导绵羊体细胞为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的方法,对绵羊Sox2基因进行克隆,并与pMXs连接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将构建的载体转染293GP细胞以获得假病毒上清,利用假病毒上清侵染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以检测细胞中的Sox2表达变化。PCR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MXs-Sox2重组质粒,该质粒具有转染293GP细胞的能力,所获得的假病毒上清侵染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后,可诱导细胞表达Sox2基因。本研究为开展绵羊iPS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7.
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制定的植物新品种DUS(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指南总则(TG/1/3)、箭筈豌豆DUS测试指南(TG/32/7)等技术文件为指导,对箭筈豌豆DUS测试指南的核心技术内容:测试性状和参照品种等开展了研究。在国内外共收集到51个箭筈豌豆品种,并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观测。观测性状总计31个,包括UPOV箭筈豌豆DUS测试指南中的23个性状,以及本实验发现有特异性的8个新增性状。对每个测试性状的表达状态、观测时期、测定方法、观测数量等进行了分级和详尽描述。共筛选出32个参照品种(国际21个, 我国11个),确定了123个表达状态。并对UPOV 箭筈豌豆DUS测试指南中“外种皮底色”和“种子形状”表达状态的分级进行了补充。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箭筈豌豆新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制定奠定技术基础,对促进我国箭筈豌豆品种保护、审定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动物毛色是一种容易被识别的表型,也可作为筛查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毛色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色素和棕黑色素的分布、比例和产生速率所决定。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各基因间的不同基因型形成多种基本毛色、淡化毛色和花斑。此外,miRNA靶向结合毛色主效基因mRNA,诱导抑制/增强其转录翻译过程,从而调控毛色基因的表达,影响黑色素合成。文章简述了家畜调控毛色的主效基因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野灰位点信号蛋白(ASIP)、原癌基因(KIT)、酪氨酸酶关联蛋白(TYRP)、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和内皮素受体B(EDNRB)的DNA序列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与毛色性状、疾病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毛色形成相关miRNA挖掘鉴定、miRNA调控毛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与毛色基因研究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研究家畜毛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9.
Ribonuclease 6 (RNase6 or RNase K6) is a protein that belongs to a superfamily thought to be the sole verte‐brate‐specific enzyme known for a wide rang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digestion, cytotoxicity, angiogenesis, male reproduction and host defense. In our study, 51 functional genes and 11 pseudogenes were identified from 27 Rodentia species. Intriguingly, in the 3 main lineages of rodents there were multiple RNase6s identified in all species of Ctenohystrica, whereas only a single RNase6 was observed in other Rodentia species examined except for 2 species in the mouse‐related clade. The evolutionary scenario of “birth (gene duplication) and death (gene deactivation)” and gene sorting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Ctenohystrica. In addition, bursts of positive selection, diversification of isoelectric point and positive net charg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Ctenohystrica, especially at two key sites that are involved in antimicrobial function. Site Trp30 has undergone positive selection and Ile45 has changed into other residue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of the Ctenohystrica.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a complex and intriguing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rodent RNase6, and indicated that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may have occurred, which establish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ture functional assays in rodent RNase6.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动物园动物体内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圆通山动物园37个动物种群粪便中分离出37株E.coli,采用生化鉴定方法鉴定大肠杆菌,PCR方法检测19种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表明:37株E.coli中,ompA、iroN、fimC、aatA、vat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95.49%、83.78%、70.27%、51.35%,ibeA、neuC、iutA、traT、stx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为0,其他9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均低于40.00%;分离菌株普遍携带8种以下毒力基因,同时携带10种以上毒力基因的概率为8.10%;分离株强毒力岛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布较为普遍。结果表明,昆明市圆通山动物园内流行的大肠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不同种类动物体内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动物的饲养环境以及动物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关。因此,对于动物园内具有较高大肠杆菌致病风险的动物,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