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577篇
林业   626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716篇
  1028篇
综合类   1464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40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4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71.
植物抗病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  梁军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08,44(2):143-149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某些特定基因调控的,在细胞生长发育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物学过程,伴随着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其中,植物过敏性反应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表现为植物在不亲和病原菌侵染下受侵细胞及邻近细胞的快速死亡,从而导致病原菌生长受抑制,HR过程对于植物抗病性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抗病过程中的PCD和HR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病理学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过程中PCD及HR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植物HR特征、可能的信号传导因子、检测方法、产生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林木抗病中的PCD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2.
抚仙湖流域旅游规划用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监测技术和样地调查的方法,选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生物丰富度、生物量、植被覆盖率5个评价分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指标对云南省抚仙湖流域的旅游规划用地进行了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并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做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73.
关于森林健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中简述了森林健康的概念, 探讨了目前有关森林健康监测的指标、评价监测方法, 实现的途径以及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4.
基于机器视觉的森林防火监测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以实例说明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5.
试论湖南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的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南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已有资源优势、当地品牌优势。进行形象定位,针对当地及周边地区、长株潭地区、两广地区开展市场营销组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6.
应用聚集信息素对小蠹虫进行监测,通过不同诱芯和不同地点的野外试验,筛选出诱集和监测效果最好的组合为2AP+NL+MT+TV,组合2AP+NL+TV的诱集和检测效果次之,组合2AP的诱集效果也很理想。应用聚集信息素对小蠹虫进行监测用组合为2AP+NL+MT+TV的效果最好;而应用聚集信息素对小蠹虫进行防治则应用组合为2AP的最好,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综合起来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77.
介绍电源控制装置远程控制及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结构及实现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将系统分成设备现场和监控中心两端,设备现场采用ARM作为核心采集数据和控制MC35通讯;将GPRS网络与Internet网络结合实现电力设备的状态和电力参数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978.
区域土壤水分监测点布设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在面积为32 km2的封丘潘店乡进行,共布设39个测点,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来确定合理监测点,通过19次土壤水吸力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到时间稳定点,并与传统均匀布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时间稳定点作为土壤水吸力的监测点,无论对于研究区平均土壤水吸力值的表征,还是对于其它未布设监测点区域土壤水吸力状况的预测,误差均小于传统的均匀布点方式。为今后墒情监测网的布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9.
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辨证关系,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丰富了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目标,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获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先进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已经向着资源和环境监测一体化的综合监测方向发展.在监测内容方面.除传统的森林生长指标外.增加了森林健康状况和重要生态环境因子.在监测手段上采用成套的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对森林资源和重要生态因子的连续观测和数据的自动处理,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和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最后,提出了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0.
为了确定监测时长、监测网具、站位布局对禁捕后长江鱼类资源监测评估的有效性,于2021年5—7月在长江中游10个站位开展了鱼类资源捕捞监测,每个站位连续监测15 d,从日捕获量、物种记录数、渔获物群落结构等3方面着手,对监测时长、监测网具、站位布局等的设置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连续11 d捕捞监测所得累计日均渔获量基本达到稳定,连续15 d捕捞监测可以记录到站位近70%的鱼类种类数,所得累计鱼类群落结构基本达到稳定。网具类型、规格的使用覆盖对监测结果中鱼类种类记录数、鱼类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网具使用量对监测结果中日均渔获量有明显影响。10个监测站位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结合监测站位间的空间距离来看,鱼类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为了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相关评估之前,有必要对监测数据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检验,网具类型、规格和使用量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应予以适当考虑,各具体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评估应由相应具体江段的监测结果来支撑。本研究将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后的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