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5篇 |
免费 | 365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篇 |
农学 | 59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95篇 | |
综合类 | 740篇 |
农作物 | 67篇 |
水产渔业 | 362篇 |
畜牧兽医 | 1491篇 |
园艺 | 99篇 |
植物保护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76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173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192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1.
72.
本研究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2基因序列,在高致病性病毒Nsp2基因缺失区的两端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能够区分经典PRRSV和高致病性PRRSV的RT-PCR诊断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2007~2010年间江苏地区的45份可疑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临床病料阳性率为40%,所有毒株均属于高致病性毒株。对PRRSV阳性病毒的Nsp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有18株PRRSV均属于美洲型毒株,与中国高致病性PRRSV代表毒株JXA1、WUH1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2.2%~97.6%、80.4%~95.3%。此外,18株病毒的Nsp2共同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缺失,缺失位置与同期中国高致病性PRRSV具有相同的特征。通过本研究掌握了江苏地区2007~2010年间PRRSV流行情况及Nsp2基因变异特征,为地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本文描述了甘肃省天祝县永丰草地的主要草地类型、生产能力及利用模式。研究工作显示,草地改良措施,对不同植被的生物量分布,将产生显著的效果。灌溉和施肥,将促进河谷草甸的地下生物量向地上生物量的转化过程。灌溉可使河谷草甸中禾草组分的增加超过50%,使产草量增加50%~100%。上年秋天和当年春天土壤的含水量,是全年产草量的决定因素,其对产草量的重要性超过全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除了植被组分、产草量的变化外,河谷草地在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能、代谢能等方面也有重大变化,9月份与4月份相比,这三项指标分别高出376%、86%和86%。不同年龄组的绵羊饲料消耗显示,7岁羊的饲料消耗是10月龄羊的17倍;但是7岁羊的胴体重量仅是10月龄羊的2倍。根据永丰滩草地、饲草、家畜的这些特点,当地的畜牧业,不应当在毫无经济意义的情况下,保持太多的牲畜头数,优化畜产品生产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行季节畜牧业。季节畜牧业(其中繁殖母羊数达67%)与其他草地改良措施相结合,将使该地区单位面积上的绵羊的产肉量提高4.9倍。 相似文献
74.
75.
为评估百色市猪群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免疫效果,2012年—2013年在66个规模养猪场和249个农村散养户分别采集猪血清样品465份和644份,使用间接 ELISA 检测 HP-PRRSV 抗体,结果显示,现2012年 HP-PRRSV 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8.02%,2013年 HP-PRRSV 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32%;HP-PRRSV 一免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3.91%,二免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3.60%;HP-PRRS 灭活苗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42%,HP-PRRS 弱毒苗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0.86%。说明2013年 HP-PRRSV 抗体平均阳性率高于2012年,二免的抗体平均阳性率高于一免;HP-PRRS 灭活疫苗的初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6.
S. Thanner F. Schori R. M. Bruckmaier F. Dohme‐Meier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4,98(6):1143-1153
The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organic dairy farming is identification of cows that are well adapted to forage‐based production system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grazing behaviour,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tabolic profile of two different Holstein strains kept in an organic grazing system without concentrate supplementation. Twelve Swiss (HCH; 566 kg body weight (BW) and 12 New Zealand Holstein‐Friesian (HNZ; 530 kg BW) cows in mid‐lactation were kept in a rotational grazing system. After an adaptation period, the milk yield, nutrient intake, physical activity and grazing behaviour were recorded for each cow for 7 days. On three consecutive days, blood was sampled at 07:00, 12:00 and 17:00 h from each cow by jugular vein punctur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linear mixed models.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milk yield, but milk fat (3.69 vs. 4.05%, P = 0.05) and milk protein percentage (2.92 vs. 3.20%, P < 0.01) were lower in HCH than in HNZ cows. Herbage intake did not differ between strains, but organic matter digestibility was greater (P = 0.01) in HCH compared to HNZ cows. The HCH cows spent less (P = 0.04) time ruminating (439 vs. 469 min/day) and had a lower (P = 0.02) number of ruminating boli when compared to the HNZ cows. The time spent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did not differ between strains. Concentrations of IGF‐1 and T3 were lower (P ≤ 0.05) in HCH than HNZ cows. In conclusion, HCH cows were not able to increase dry matter intake in order to express their full genetic potential for milk production when kept in an organic grazing system without concentrate supplemen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HNZ cows seem to compensate for the reduced nutrient availability better than HCH cows but could not use that advantage for increas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7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猪群中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运用各种检测技术对该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前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检测包括检测病毒、检测血清抗体及分型诊断,涉及的技术和方法有病毒分离技术、免疫组化技术、RT-PCR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因芯片技术等。每种诊断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应根据研究目的及工作条件等予以选择,作者对各种诊断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A06株病毒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4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D12、4E10、6E2和7G6.其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256、1:512、1:512和1:256,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4×106、1:2.048×106、1:1.024×106和1:2.048×106.亚型鉴定表明,3D12、4E10、6E2和7G6分别为IgG2b、IgG2b、IgG1和IgG2a.ELISA检测结果显示,4种PRRSV单克隆抗体仅与PRRSV反应,不与其他病毒反应,表明均为抗PRRSV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单克隆抗体腹水液进行IgG提取纯化,SDS-PAGE电泳验证,仅出现两条清晰条带,无杂带出现,证明纯化效果较好.这4种单克隆抗体的获得,为建立PRRSV检测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9.
80.